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精巧的技法,细密的材质,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色彩,都融于一方方布料之中,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背扇所蕴含的美令人叹服。来自香港的李惠贞女士将1200余件背扇艺术品无偿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今天上午,部分背扇在该校博物馆展出。 据介绍,背扇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们用来背负婴儿的袋子,既是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其民族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形载体。上世纪8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传统刺绣技法面临...
日前,新昌县博物馆接收了两块反映民国时期县城内医药行风的匾额,为新昌本地书法家俞知鑑所书,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两匾的捐赠者为新昌县医药公司退休职工吕允堂,但将匾额送至博物馆进行捐赠的却是医药公司的另一位退休职工汪渭南。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了解文物背景,请汪先生讲述了匾额的来历。 1995年,因新昌城关横街拓宽需要,位于横街口的医药公司中药门市部面临拆迁,作为职工的汪先生与同事们...
网络配图 3月1日,在周恩来纪念馆举行的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文物捐赠仪式上,市公安局刑侦局退休刑警、原淮阴专员公署专员苏农的长子丁新生及其亲属捐赠了1955年8月5日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任命苏农为淮阴专员公署专员(相当于如今的市长)的任命书以及“淮阴区专员公署”胸章。 苏农,1922年1月出生于江苏宿迁,原名丁德配,于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8月5日...
战国耳杯。图\记者宋国强 西汉耳杯。图\记者宋国强 汉代樽底残件。图\记者宋国强 西汉削竹刀。图\记者宋国强 西汉早期的案。图\记者宋国强 展陈预览 海南省博物馆特约 古拙简约的形态是时代雕琢出的雅致,沉稳内敛的着色是千年历练后的风韵。 2017年初,两位漆器收藏家——江苏扬州的王建...
2月27日,观众在捐赠仪式上欣赏石鲁画作。记者金良快摄 2月27日,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左)向石鲁女儿石丹颁发收藏证书。记者金良快摄 2月27日,观众在捐赠仪式上参观石鲁画作《海边的图玛德》。记者金良快摄 2017年2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获捐412件(套)石鲁先生的重要作品,这也是石鲁先生的家人第三次向国博捐赠其艺术作品。 截至目前,石...
2月27日,石鲁第三批书画作品捐赠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出席捐赠仪式。 吕章申在捐赠仪式上表示,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及其子女决定将珍藏的石鲁先生遗作分批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已先后捐赠700余件(套)作品,使国博成为全球最权威的石鲁作品收藏机构。这些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反映石鲁艺术创作全貌的体系,为今后国博展开相关...
资料图 不知为何,时下已经很难读到有哪位收藏家向国家博物馆和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捐献文物的新闻了。在文物界的权威们看来,自上世纪90年代起,文物捐献的好传统就基本断裂了。 个人向国家捐献文物传统的式微,其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从大处讲,至少有三:一者不愿捐,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一些藏家更多关注藏品的增值潜力,更多基于为子孙后代“积财纳富”的考虑;二者不敢捐,担心捐了以后,因不被重视而...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记者20日从云南省博物馆获悉,云南著名书法家郭伟先生将他的12件(套)共32条代表其创作顶峰作品,无偿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 郭伟先生自幼以书为友,熟习唐楷,后师从云南省博物馆孙太初先生研习金石之学。他深得孙老书法艺术精髓,植根传统,汲古融今,饱蘸情怀,意写大千。其书风凝重遒劲、奇倔俊朗。他的作品是广博与专精的统一,笔墨奔放之中有凝练,飘逸之中有沉酣。布局洗练...
市值近60万元的全套影印本文澜阁《四库全书》, 珍藏了数十年的家谱——《黄氏家谱》, 发行仅100套的羊皮面洒金《二十四史》 …… 农历鸡年伊始,诸暨图书馆收到了一份又一份珍贵的文献大礼。这些礼物,都是诸暨本土一些文献收藏爱好者慷慨捐赠的。诸暨图书馆馆长郑永说,这批热心人士掀起的文献捐赠热潮,会让更多读者分享到文献知识。 前不久,在杭州创业的企业家、诸暨乡贤陈侃章先生...
“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2月12日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闭幕,韩美林将80件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并宣布下一站展出将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闭幕式上,韩美林将自己的80件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包括绘画、书法、紫砂、艺术家具等各门类作品的80件作品,均为其最新力作,将与2011年捐赠的20件作品共同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世界自然基金会...
2月6日,市博物馆接收到热心市民吴仁智先生捐献的车工刀具共21把。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十年文革的结束,在党中央、国务院恢复国民经济的号召下,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引发了许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其中金属切削刀具的创新和革命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浙江省总工会和丽水地区总工会先后成立了“先进刀具推广队”。吴仁智正是“先进刀具推广队”中的一...
弗朗西斯科•戈雅,Modo de volar,也被称为《有志者事竟成》,创作于1816年–1819年,蚀刻版画。 中国文物网2月7日编译报道:“意在分享:耶鲁大学美术馆阿瑟•罗斯欧洲版画藏品精选”(Meant to Be Shared)展在佛罗里达大学哈恩艺术博物馆展出,从2017年1月31日一直持续到5月28日。该展览展出将近200件18世纪到20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版画。这些作品精...
伦勃朗•凡•莱因(Rembrandt van Rijn),1606 – 1669:《妇人和两个孩子习作》; 中国文物网2月4日编译报道:北卡罗来纳大学校友Sheldon Peck及其妻子Leena向奥克兰艺术博物馆提供了价值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163亿元)的慷慨捐赠,其中包括捐赠了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92万元)来支持新馆长和本馆未来收购,并捐赠了价值1,700万美元的...
网络图片:海南省博物馆 昨天,两位民间藏家向省博物馆捐赠了战国时期、汉代的5件漆器文物,这一捐赠填补了省博物馆在漆器文物上的空白。 扬州资深漆器收藏家王建中捐赠了汉代的双耳杯——“觞”以及奁的底座部分。“觞”线条圆润,造型优美;圆形的奁的底座上描绘着典型的汉代云气纹。美籍华人、漆器收藏家姜雷则捐赠了一张汉代小方几、一把置于漆器剑鞘内的削竹刀以及一个战国时期的双耳杯。 ...
昨日上午,于文瑞老人的葬礼在正定县殡仪馆举行,数十人前往送别。老人随后被安葬在他的家乡——矿区横涧乡横南村。老兵虽然长眠,历史的记忆却将永远保留。家人将老人的部分遗物捐赠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昨日,专程前来吊唁的该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馆内有一尊于文瑞老人的铜像,这些遗物及此前捐赠的物品会永久性保存,让人们铭记那段历史,意义重大。 现场 阅尽百年沧桑,老兵长眠家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