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汉字使用及相关政策问题引发各方争论,《日本新华侨报》9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汉字该繁还是简的讨论应该尽早收场。全文摘录如下: 正当中国政府倾注巨资在海外大力兴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育、在海外侨胞子女中实施“留根工程”推广华文教育的时刻,国内围绕着“汉字该繁还是该简”问题的讨论,不仅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也对海外的华文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了...
世界图书日前夕作家蒋巍通过本报倡议 期望一个伟大的节日汉字节 4月23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忌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日”,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 2007年4月22日世界图书日前夕,整天在全国飞来飞去的作家蒋巍,有感于路上闲聊者多,阅读人少的现象,曾投书本报,发出...
最近两年,网络上几次出现关于繁简字的大规模论战。几天前,某门户网站的一位编辑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汉字繁简的争论呢?文字不就是个书写工具吗?”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值得大家都来认真思考一下。 汉字不是一个缜密封闭的符号系统。实际上,作为一个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存在着许多缺点:字无定数,字无定形,字无定音,字无定义。字无定数,谁也不知道汉字究竟有多少...
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教育部回应语言文字有法。专家学者也不认同-- 汉字“废简复繁”不可取 汉字“废简复繁”?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议花10年时间逐步恢复使用繁体字,引发热烈争论。目前,坚守简体字的“正方”和倡议恢复繁体字的“反方”,两大阵营都各有拥趸。...
日本文化审议会国语组27日审议通过“新常用汉字表”试行方案,新增“虎”、“熊”、“鹿”等191个常用汉字。这是日本时隔28年再次修订常用汉字表。修订后的新汉字表共收录2131个常用汉字。 据报道,日本出台常用汉字表原意是为减轻民众书写阅读负担,但随着电脑等信息工具的迅速普及,更多汉字被经常使用。这次修...
时下,“汉字难学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真理”。 中小学生“错字”现象严重。去年有人提出高考作文错别字扣5分以引起重视。 大学生“错别字”现象在增多。 网络上“错字”和“别字”比比皆是。 有专家甚至声称,全国汉字书写水平越来越低,年轻人不合格者达...
近年来,全球性“汉语热”正在发烧,可是,邻邦韩国作为一个同样拥有并使用汉字的传统国家,却怀着越来越复杂的心情在对待汉字和传统文化,一忽儿在抢注节日,一忽儿又想抢注中医药,连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也不放过,可是,另一方面又在排斥汉字,因此不免让人有点文化神经错乱的感觉。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发“卢一心”先生的文章,对韩国人对于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复杂心理,...
“汉字双年展”北京热展 汉字装置、汉字影像、汉字行为、汉字音乐、汉字建筑、汉字雕塑等精彩纷呈 如果要将中国古老的文字幻化为让人耳目一新的雕塑、装置、影像等艺术,艺术家们将拿出什么样的奇思妙想? 由“汉字基地”策划,KU艺术中心主办的全球首届“汉字双年展”近期在北京环铁国际艺术城“KU国际艺术家创作基地̶...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在巴林左旗真寂之寺附近的村民那里,征集到一块罕见的辽代残碑。 残碑呈不规则四边形,最宽29厘米,最长38厘米,共阴刻有15行149个汉字。 其中有“今前后翻译两本并”“师咨受神咒,法师于是”“大天受胜尊贵,与诸天女前后”等文字。研究人员说,这些文字应是佛教《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的一小部...
目前我国出土最形象的新石器时代陶塑人面像 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和编写,学术界期待已久的《蚌埠双墩遗址发掘报告》终于出版发行。昨天,省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专著学术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文化,不仅将我省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而且这个目前我省及淮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上出土的600多件刻画符号,很可能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