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壶春瓶创始于宋代,它由诗句中的“玉壶先春”而得名,其撇口、细颈、溜肩、圆腹、圈足的造型体现了柔美、高雅的情态,是中国古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文物收藏家所珍爱。 这件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为中国长三角收藏研究会荣誉理事、资深藏家胡平先生所珍藏。瓶高27.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5厘米,青花发色呈铁灰色,胎质粗糙,圈足平切,纹饰流行于元明时期。对此瓶的断代,唐恺、宋...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琼崖革命武装成立90周年,这个建军节格外有意义。8月1日下午,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专程来到省博物馆,参观“23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展”,学习了解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的光辉历史。 展厅内,90余件红色文物、12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1万6千余字的文字资料,展现了成长于海南岛上的琼崖革命武装力量的成长之路,重现了琼崖革命...
遗产编号ⅷ-2所属地区湖北·十堰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传统医药 申报人/单位十堰市申报日期2007 武当山地区是华中地区的“中草药宝库”。武当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中草药资源的生产和民间用药习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偏(单)方治大病”的说法在民间有极大的市场,家家种药识药,户户懂药用药,每户都知道或收藏有几个能治病的单方。民间的草医和游医更是将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医药知识视若至宝,由...
遗产编号ⅸ-1所属地区湖北·十堰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传统医药 申报人/单位十堰申报日期2007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一座天然药库。经普查,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的1892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17种。武当山道教医药遗产十分丰富,现在还生长着蔓陀萝花、七叶一枝花、头顶一棵珠等稀有珍贵药材。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卫生局和武当山特区高度重视道教医药遗产的挖掘整理与开发,...
纪念解放军建军90周年 省博举办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展 200件文物 再现“23年红旗不倒” 7月30日,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别展:“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展在省博物馆开幕。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9月17日,展览汇聚了全省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共计近两百件革命文物和珍贵图片资料,为观众重现“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
遗产编号ⅳ―52所属地区河北·邯郸·武安市 遗产级别国家级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河北省武安市申报日期2006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武安平调俗称大戏,约产生于明末清...
上一上名师讲堂,听一听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学一学中华礼仪道德;看一看经典武打影片,再与电影中的武打明星谢苗来个亲密互动;参观霍元甲纪念馆,再与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亲密交流;学一点武术基本套路,特别是练几招声名远扬的咏春拳…… 炎炎盛夏,火热梦想。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2017京津冀优秀少先队员武术体验公益夏令营”日前在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营。接过中...
17日,“妙手呈金——武汉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展,首次展出该馆修复的近200件青铜器,全面展示了常见青铜器病害、修复原则方法、工艺和技法、典型修复案例及修复人员的工匠情怀,让观众大开眼界。 该馆青铜器包括出土器物和原武汉市文物商店移交的传世器物,受年代久远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器物已严重残破、变形、锈蚀,有相当一部分损毁极为严重,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已无法体现。 本着“保护为主...
河北省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人员日前在该县摇鞍镇乡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方完整的武周时期墓志铭。该墓志铭立于“万岁登封元年二月十八日”(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21年的历史。 该墓志铭及墓盖为正方形,长宽均为48公分,厚度13.5公分,青石材质,字体为篆书。墓志铭盖刻有“马君墓志”四字,四侧刻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精美图像,铭文为骈文体,共计235个字。 据介绍,墓志铭文记载了墓主人马...
武夷山跨越赣闽,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7月18日,江西省铅山县、福建省武夷山市签署框架协议,宣告两地携手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波兰当地时间7月9日,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至此,位于江西省一侧的北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北武夷山由此前的遗产地缓冲区成为遗产区,是对世界遗产武夷山边界的扩展。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数目仍...
“妙手呈金——武汉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昨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出该馆修复的近200件青铜器,分为“病害·医方”、“如琢·如磨”、“古法·今术”、“人生·追求”4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常见青铜器病害及修复原则方法、青铜器的典型修复案例,展示了青铜器修复的工艺和技法以及修复人员的工匠情怀。 自新石器时期有人类居住起,武汉地区便遗留下大量珍贵的文物和重要史迹,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是其中的重要代...
7月9日,《金石书画》第二期在浙博武林馆开幕,再为金石书画爱好者奉献一道年度文化盛宴。《金石书画》第二期共分四个单元,收录作品109件,包括碑帖、书法、文献、“纪念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专题等单元。 本期碑帖部分,可谓善本云集。如嘉兴博物馆藏张廷济旧藏明拓石鼓文卷等,都弥足珍贵。书法部分,分上下两期,陆续推出“两浙金石家书法”专题,较为全面地展示清代以来浙籍金石家的书法墨迹。文献...
遗产编号 1―5―24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肃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沧州肃宁县 申报日期 2007 宁县地处冀中腹地,京九、朔黄两条道路在此交叉过境,总面积 526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余人,东与河间交界,北与高阳(保定)接壤,西与蠡县(保定)为邻,南与献县、饶阳(衡水)毗连。 肃宁县城北尚村镇是全国皮草交易集散地, 2005年被中国轻工...
遗产编号 ⅳ-18 所属地区 福建·南平·邵武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 申报日期 2006 流行于闽北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县市。因其初始仅由生、旦、丑三个角色并用邵武方言演唱而得名,在邵武民间又称“三脚班”。据考,闽北三角戏与江西、浙江农村流行的采茶戏、睦剧等民间小戏有渊源关系。邵武三角戏因独具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欢迎,业余剧团遍布农村...
遗产编号 ⅳ-1 所属地区 湖南·湘西州·凤凰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湖南省凤凰县 申报日期 2006 文、武茶灯是湘西凤凰县的民间传统灯戏。其唱腔以民间小调为主,旋律轻松明快,优美动听,地方风味十分浓厚。清代中期流行于水田、林峤、木江坪等乡镇一带,表演技法和套路达十余种,是凤凰县民间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