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伊利莎白·斯特伯纽约报道——“在此制作(Made Here)”由奇亚拉·克莱门特(Chiara Clemente)[画家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之女]执导,是一系列跟踪拍摄那些纽约行为艺术家通常不那么浪漫的生活的在线纪录短片,是个很吸引人的项目。“在此制作&rd...
周斌作品《虫迹》“30天·周斌计划”昨开展,作品《虫迹》受关注不看球赛,不喝啤酒,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尽量不和外界有过多接触……从昨天开始,成都本土艺术家周斌要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始长达一个整月的孤独生活,他不是在自闭也不是自虐,而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他艺术生涯最重要的一件作品——“30天·...
尹畅在表演中 杜艳平/摄在一个一米见方的铁笼里,一个浑身惨白、嘴唇血红的黑衣人瘆人地死死盯住笼外人;铁笼四周是被高高挂起的黑色幕布;笼子顶上,还张着一个巨大的红色蜘蛛网……这不是在拍电影《吸血鬼》,而是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学生尹畅的毕业作品。“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我把它叫做《囚》。”他说。铁笼“笼”住80后白惨惨的人...
从3月14日到5月31日,纽约现代艺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首次针对行为艺术举办了一场名为“艺术家在此”(The Artist is Present)的个人回顾展,约50件作品追溯了现年64岁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a Abramovic)40年来的创作生涯。在二楼中庭,还进行了一项与展览同名的行为艺术,巨大的空间里摆放着一张长...
5月26日,2010广美毕业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美术馆广场一幕裸体行为艺术展示引来了众多的围观者,现场异常火爆。笔者来到美术馆一层,看到各式各样的油画、国画和装饰用品陈列其中,精彩纷呈、琳琅满目。毕业展的宣传栏写着:充满求知的激情、探索的困顿和对未来的憧憬的大学阶段,无疑是人生中最具理想主义特征的年华。走出美术馆,笔者就被门前一群人吸引过去了。原来,一个油画系的学生正在展示裸体行为艺术:半...
新闻回顾:行为艺术爱地铁?广州市民越来越会使用“行为艺术”表达他们的呼声。过去一年,我们见到了不少:番禺网友为抗议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披着标语戴着防毒面具乘坐地铁;公益团体“拜客”给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送去一辆自行车,呼吁张市长为广州单车出行创造环境;而在这之前,为了提醒城管部门尽快解决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问题,不少市民已经给广州市城管委送去好几袋垃圾...
■网友上传了“唐僧”在地铁中宣传低碳的图片。■网友上传了“唐僧”在地铁中宣传低碳的图片。■网友上传了“唐僧”在地铁中宣传低碳的图片。“头戴DIY唐僧面罩,身穿金红色袈裟,手上再拿支红色扫把棍,嘴里念念有词:只吃豆类,倡导低碳……”前日,“唐僧”在广州地...
由V-BUS义工加油站、木棉剧团主办,“ART64”艺术空间承办的穗港行为艺术交流表演“非演之演”将在5月22号下午免费对公众开放。参加此次交流的有4位本地朋友以及6位在香港从事社区艺术和社区工作的朋友。在活动中,参与者将用非传统的舞台方式与观众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比如对理想及追寻、情侣关系的“远与近”,也会有社会议题的分享,...
5月13日,英国布莱顿,澳大利亚舞蹈编导威利-杜诺(Willi Dorner)为布莱顿艺术节构想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城市空间中的身体”。由舞者、登山者、运动员组成的20个行为艺术家用身体在城市的角落或空隙中组成一个临时“建筑”。当他们的身体松开、移动,又可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建筑”。这个在街头展示人体...
“真人行为艺术秀”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风采。“ 爱国进步篇”展示1919年“五四”运动青年风采。“ 革命探索篇”军人们探索救国之路的风采。“ 革命探索篇”风采。“艰苦创业篇”展现上世纪60年代青年工人们艰苦创业的风采。“开放拼搏篇”风...
昨日,沙区三峡广场,一群大学生用行为艺术宣传节约用水。首席记者 罗伟 摄“快看!蓝衣外星人!” 昨日中午12点,行走在沙坪坝三峡广场步行街的人们纷纷因为眼前的奇异一幕停了下来。伴随着两名老外弹唱的经典名曲《昨日重现》,一群年轻男女手持“绿水青山 昨日重现”等字牌出现在人群中。突然,一外星人装扮的蓝衣人高举一块以西南大旱地裂图片为背景的布景板,在人群中...
两平方米的空间,仅容一张床,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可上网。近日,一位退休老人在北京设计了一批“胶囊公寓”。用他的话说,不图别的,就为了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过渡型住房问题。回望去年,一小兄弟,也曾打造出面积五平方米的小复式。卧室、书房、厨房、客厅一个都不少。与胶囊公寓相比,这房子,简直可看做微型房中的花园洋房。根据建筑工学原理,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才能保证情绪的平静。而...
4月5日清晨,旅美著名艺术家郑连杰及全家18人在天安门广场前摄影留念,以艺术的形式追思亲人。记者获悉,郑连杰的母亲今年3月去世,他的父亲也于2000年过世,郑连杰将两位亲人的照片分别放在椅子上并留影,将作品命名为《家族岁月》。记者获悉,郑连杰已经是第三次在天安门广场完成他的行为计划。此作品由1957年一张以室内天安门为背景的全家福老照片为开端,2000年4月5日清明节,郑连杰携同儿子郑雄文把195...
昨日,身负大串空矿泉水罐的口罩男到省慈善总会捐款。 本报记者 吴进摄口罩男又来了,昨日下午他行为艺术般全身挂满空矿泉水瓶来到省慈善总会,一言不发地掏出8000元现金捐给了西南大旱灾区。不同于前面几次露面时候的滔滔不绝,昨天他虽然通知了媒体前往现场采访,但自始自终都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只是淡定地捐钱、领凭据、打的走人,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神秘捐款:落款依旧是“小市民”由于在...
前些年,“行为艺术”突然之间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制造了不少的噱头,留下了不少的非议;后来,在人们怀疑的指责中,慢慢地也就淡出大家的视线,风平浪静了。近日,不知道什么原因,“行为艺术”之风又在许多地方动静颇大地刮了起来,似乎还有愈刮愈烈之势。“行为艺术”是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的一种现代艺术,它需要艺术家把现实作为艺术创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