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AppleII 860炮瞄雷达 "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在电子测量仪器单元的最后,有一架其貌不扬的小飞机,如果仅从外形看,跟现在的无人机甚至都不能同日而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架小飞机拍摄的图片中,人们发现了SOS求救信号,由此解救了许多被围困的灾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提供了重点灾区所有流域堰塞湖的遥感影像数据...
核心提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研究古代遗存,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东大杖子墓地人类活动的信息,进一步证实了研究团队之前的结论——东大杖子的土著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中原文化有一种“向心”凝聚力,秦开却胡系“固土”而非“拓疆”行为。 东大杖子40号墓葬的内椁 运用多视角影...
20世纪中叶以来,针对古瓷器赝品制作日益逼真,许多现代科学仪器和手段被引进古瓷器鉴定领域,形成独立的古瓷鉴定现代科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热释光测年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陶瓷器遭受自然界中地下和宇宙中各种放射线辐射的多寡来确定年代。这种方法能够对唐代以前的陶器进行测定,对唐三彩以后的陶器和瓷器则无法准确测定。并且这种方法是一种有损检测技术,需要从被鉴定物中取样,同时,现代造伪技术已经...
为期两天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研讨会11日在乌鲁木齐闭幕。有国内知名考古专家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外国已经把玻璃传入中国,我们的古人也学习和掌握了玻璃技术,但却没有发扬光大,这可能最终影响了中国整个的技术进步,因为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现80%都和玻璃有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研讨会期间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事实上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玻璃,通过丝绸...
“十二五”以来,在“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虚拟展示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文化遗产保护创新领域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孕育着新的突破。湖北省文物局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在弘扬传承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物强省战略中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博机构的共识,而恰逢文创产业的兴起,博物馆借开发文创产品让文物和艺术不断流行起来。近两年来,以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博机构在文物衍生产品的研发上颇为用力,博物馆里高大上的艺术珍品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嫁接,十分接地气。不仅赋予文物艺术品新的活力,也带动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形成了良性互动。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以更为亲民的...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到甘肃省,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重点提案办理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办理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田杰,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洪天慧、鲁景超、魏传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以及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22日在兰州就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情况与调研组进...
8月22日至25日,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我省调研并召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田杰,全国政协委员洪天慧、魏传忠、关强等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四库全书》藏书楼、敦煌莫高窟、敦煌博物院等地进行实地走访,其间,分别在兰州和敦煌召开座谈会。副省长夏红民就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
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于8月16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54家文博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10余位专家学者,针对丝绸之路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和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古遗址保...
8月8日至16日,由天一阁博物馆、市青少年宫和月湖街道联合主办的天一阁博物馆暑期科普活动周在天一阁状元厅举行,状元厅里热闹非凡,来自宁波市各中小学的孩子欢聚一堂,体验了三场难忘的科普活动。 爆裂飞车——速度与激情 8日上午进行的爆裂飞车活动一开始就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飞车,参与到活动中来,观战的孩子把桌子铺就的赛道团团围住,场地里时时响起呐喊加油声。爆裂飞车比赛的规则...
近日,全国援藏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文物如何更好保护利用成为焦点问题。据统计,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2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留存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宫殿、寺庙中的唐卡、壁画、古籍等,是西藏文物保护的重要资源。如何让这些文物古籍得到保护并“活”起来?西藏引入先进仪器等科技的力量,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摸清家底加大投入 在布达拉宫一间...
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16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54家文博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10余位专家学者,针对丝绸之路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和考古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的此次会议,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古遗址保护、实验室考古发掘...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关键因素。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不竭...
近日,全国援藏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文物如何更好保护利用成为焦点问题。据统计,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2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留存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宫殿、寺庙中的唐卡、壁画、古籍等,是西藏文物保护的重要资源。如何让这些文物古籍得到保护并“活”起来?西藏引入科技的力量,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摸清家底 加大投入 在布达拉宫一间工作室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