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乾隆珍贵双耳瓶亮相北京民间宫廷文物展 昨天下午,为期60天的“北京民间收藏宫廷文物艺术展”在位于东城区法华寺街的北京天宝润德古玩文物艺术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上百件散落在民间的珍贵宫廷文物集中展出,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工作人员介绍,展出的展品大多都是明朝或清朝宫廷内的珍贵文物。报价高达1.8亿元、清乾隆年间的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是此次展览的重头...
美国华文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招思虹,以及《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29日向福州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物。捐赠的文物包括:孙中山生前最后一次演讲的原版录音、“闽变”后在福州颁布的《人民权利宣言浅释》和《革命之声》等一批涉及名人及重要历史事件的珍贵文献和照片,也有清末南音木刻唱本《第七才子》、《七夕赞花》等珍贵艺术史料。 当天,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院正在积极筹备,计划将于11月4日出发前往“丝绸之路终点之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参展,展出作品不仅有该院珍藏的石窟文物、壁画临本、复制洞窟等,更有“活”的敦煌歌舞表演,展现中国丝绸之路的魅力。 据介绍,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印象敦煌中国艺术大展》将于11月21日至2...
历经15年时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具有2000年历史的残破青铜器“交龙纹鉴”于日前修复成功。此次修复完成的青铜鉴为大型青铜“交龙纹鉴”,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流行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由于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该青铜鉴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上世纪90年代由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从香...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暨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协办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培训班”开班仪式于10月25日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全国31省市、95家单位的108人将接受为期七天的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科技与信息处刘华彬处长、陕西省文物局郭宪曾副局长、法规处李斌处长、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赵强院长等相关人员出席了开班...
文保员查看村里的石人。 不少穿越时光隧道的东西,令人片刻间悠然心醉,梦回千年。走在宁海县西岙古村,就时常有这种错觉。 通往小村深处的必经之路上,一脚踩上了一座石桥,低头一看,宋代的!寻着脚下的“惊喜”挪步,一抬头便撞见了东晋的古刹。一路上,我们有些谨小慎微了,深怕脚步一重,就惊醒了这里遍地散落的石人、石马和石碾。 西岙村古称西洲,从宁海长街镇往东北方向出发,需行6.5...
吴学安 早在2009年,圆明园两件兽首在国外被拍卖时,就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圆明园管理处专门发声明称,圆明园历来不赞同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被国际上某些拍卖者所利用,因为这将使圆明园流散文物成为拍卖者“漫天要价”的代名词。有关人士表示,一件文物一旦被证明是来自于圆明园,往往会被拍卖者抬高价格,成为一些人赚钱的依据。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称,这两件文物“历史有序、传...
青铜器“交龙纹鉴” 早报讯 历经15年时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具有2000年历史的残破青铜器“交龙纹鉴”于日前修复成功。此次修复完成的青铜鉴为大型青铜“交龙纹鉴”,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流行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由于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该青铜鉴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上世纪90...
青铜器“交龙纹鉴” 早报讯 历经15年时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具有2000年历史的残破青铜器“交龙纹鉴”于日前修复成功。此次修复完成的青铜鉴为大型青铜“交龙纹鉴”,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流行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由于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该青铜鉴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上世纪...
本报酒泉讯(首席记者董开炜)敦煌藏经洞发现已有110多年,而5万多卷藏书中仅有8000多卷留存敦煌,4万多卷流失到海外。海外文物何日回归,国人无不倾情关注。记者10月29日从酒泉市有关部门获悉,为追寻海外流失文物的踪迹,了解世界各国保存、研究敦煌文献的现状,为敦煌文物回归营造舆论,酒泉电视台将着手筹拍10集大型纪录片《归去来兮——寻找海外流失敦煌文物》。 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与20年前拍卖现场(左图)相比,如今的拍卖充分利用了各种多媒体,使拍卖变得更加直观立体。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与20年前拍卖现场(左图)相比,如今的拍卖充分利用了各种多媒体,使拍卖变得更加直观立体。 从二十年前的开拓到今天的追...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关于开展“2012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文物督函〔2012〕1608号)精神。鹤岗市文物管理站积极行动,结合实际,于2012年9月18日—2012年9月30日,对全市辖区内现有的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逐一全面检查。同时对辖区内博物馆、展览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重点抽查。在全市各...
鹤岗博物馆是黑龙江省内一座综合性博物馆。目前,新馆建设正在进行,陈列展览也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新馆启动后将推出一系列独具鹤岗地方特色的历史陈列和专题展览,对鹤岗厚重的历史与精美的文物进行充分展示。为充实展览,先期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分组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文物征集。 文物征集工作按展览大纲共分4个组进行:日伪时期文物征集组、自然文物征集组、垦荒时期文物征集组、历史时期文物征集组。近日,通过李俊馆长的多方...
金秋十月,鹤岗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又传来佳音,垦荒时期文物已征集132件,目前均已入库待展,这是鹤岗博物馆文物征集小组自今年六月份成立以来取得的一次喜人成绩。为确保鹤岗博物馆新馆顺利布展,鹤岗博物馆研究决定加大文物征集力度,落实布置文物征集工作,成立文物征集小组。文物征集小组成立后,将陈展大纲征集文物工作计划分解细化,积极主动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及时掌握民间流散文物信息,努力拓展文物来源。垦荒时期文物...
为明晰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加大文物遗址的保护力度,鹤岗市文物管理站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及相关文件精神,对全市88处县级(含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地点及保护范围进行重新核定,并在纸质地图上详细标注。鹤岗市辖工农区、兴山区、兴安区、东山区、南山区、向阳区六个行政区及绥滨、萝北两个县。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确定不可移动文物221处,其中包括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