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量的残破瓷片像小山似地沿斜坡倾泻而下 掏出来的瓷器碎片一直堆积到路面,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车道 村民林斯德为记者指明刚被盗挖的窑洞 “记者同志,这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人到我们村的山上到处乱挖古窑,把好端端的几座山挖得千疮百孔。”25日,闽清县东桥镇义窑村一位谢姓村民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反映该村大量宋元窑址近期惨遭盗挖。 记者立即赶往闽清县义...
昨天上午,记者从南京清凉山公园艺术品市场获悉,一块目前国内十分罕见的大片唐代青花瓷器标本正在这里展出。据介绍,唐青花瓷因是中国发现制作最早的瓷器,因此显得异常珍贵,仅这块巴掌大的一块唐青花,价格就超过5万元。 上午11点多,在清凉山公园艺术品市场A区17号摊位处,摊主陈钢向记者展示了这块珍贵的唐青花瓷片。在这块长10厘米、宽7厘米的唐青花瓷片上,记者看到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藏青色花朵,青花上罩有牙...
12日,经过两天连续发掘,丰城市尚庄镇古墓外围已基本出土,据初步测量,整个墓葬长7米。此外,临近两个墓穴中的一个古墓被打开,并经考古专家确定,已遭盗掘。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目前,古墓封土堆已基本清理干净。而在另外一个被打开的古墓中,只找到少许碎瓷片和一个瓷杯,经初步判断为青瓷。由于发现的瓷片面积较小,数量少,故暂时还很难判断它是什么器具。
■中街一工地出土数百件陶瓷片 ■证明沈阳从战国至今,历史文脉绵延不绝 古玩界流传着“一两白瓷一两金”的说法。 日前,沈阳中街地区考古发掘现场就发现了一些乳白色陶瓷碎片。 这是珍贵的辽代白瓷盘残片。 战国:2000岁垃圾坑里现瓦当残片 昨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出土的数百件陶瓷片讲述着沈阳2000多年的发展史。 今年6、7月间,沈阳市文物考古...
2005年,100多万个瓷器碎片在北京西城区前毛家湾1号院被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发掘出土。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整理、研究,专家认为,对这些瓷片的研究梳理了中国瓷器史。 在研究中,专家发现100多万个瓷片涉及景德镇、龙泉窑、钧窑、德化窑、定窑以及云南玉溪窑等9处窑口,全部瓷片涉及唐、宋、辽、金、元、明时期,而且历代的瓷片数量都相当可观,它们为建立明代早中期民窑瓷器的分期编年体系提供了充分的资料。这些瓷片的...
昨日,万盛区,宋代古墓发掘引来附近村民围观 雕刻精美的豪华古墓内只有几块碎瓷片。昨天,考古队员打开了在万盛发现的北宋豪华夫妻墓的右侧墓室,宽大的墓室几乎空空如也,留下重重迷雾。 墓主可能是风雅文人 当天上午,古墓周围的泥土已被清除,远远看去好似大户人家的庭院。 古墓墓门前各有3级台阶,门上刻着精致图案:右边为雌雄双鹿,上方刻着墓志铭;另一边是莲花大象。由万盛区文管所组织的考古队为石门雕刻做...
昨日,位于鼓楼医院附近一处考古工地出土了大批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记者在瓷片上了解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明代也有“李鬼”瓷器 “在挖掘到明清地层时,我们发现了大批青花瓷片,其中带有‘大明成化年’款 的就有几十片。由于这里属于明代鼓楼和钟楼所在地,我们分析这里应该有一处非常大的明代建筑!”负责考古发掘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向...
文物考古部门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获得重大发现,数座烧制唐三彩的窑炉露出地面,窑址内发现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据专家推测,这里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 2005年7月,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唐代窑炉六个,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余件。 一大批完整和较完整的白釉、黑釉、黄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