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2月2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文物馆拍摄的古代贵族用品玉舞人(左上图)、玉剑格(右上图)、玉带钩(左下图)、双龙佩(右下图)。 当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举办古代贵族用品展,百余件反映古代贵族生活的珍贵文物与公众见面。盱眙县曾发现汉代江都王刘非等墓葬,先后出土了大量拥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贵族用品。 2月2日,观众在江苏省盱眙县文物馆参观西汉时期的三凤擎盘铜灯。 2...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因泰东河水利拓宽工程需要,201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员对其调查确认,遗址位于兴化境内的区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城”。 以泰东河为界,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II区)以唐宋时期堆积为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西区(I区)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因地处平...
2016年1月14日-16日,由江苏省考古学会主办,淮安市文物局、淮安市博物馆承办的江苏省考古学会2015年年会在江苏淮安召开,会议主题是“探索江苏地域文明”。来自全省各市县博物馆、考古所及高校的98名考古专业人员参加会议。 15日上午的年会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主持,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和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分别致辞,学会理事长林留根作了《江苏省考古学会2014-2015...
明代的圣旨、大师制作的紫砂壶、高1.2米的青白玉转心瓶……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华民博收藏精品”展22日在南京开展,来自江苏全省40余家民办博物馆的297件藏品亮相,供市民免费参观。 据介绍,江苏的民办博物馆遍及全省,仅经省文化、文物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博物馆就有40余家,其他各类民办场(馆)百余家。这些场(馆)类型丰富,特色鲜明,既有历史类、文化艺术类,又有综合类、自然科学类。为了...
南京博物院13日对外公布,该院考古研究所承担考古发掘的江苏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13日向记者介绍,蒋庄遗址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而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墓葬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之一。 该发现突...
中国社科院12日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我省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入选。 据考古领队林留根介绍,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地发现了随葬琮、璧等高级玉质礼器,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 到目前为止,蒋庄遗址共清理良渚时期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它重要遗迹,出土的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
为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提高普查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率,日前,江苏省普查办组织专家首先对徐州市普查数据进行集中离线审核。 截至2015年6月,徐州市已全部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信息的离线采集工作,共采集藏品31566件/套。为保证数据质量,提高审核效率,徐州市普查办在完成离线数据采集之后即组织专家按照收藏单位、区县、市级三个层面,采取实地、实物的审核方法,深入各收藏单位对文物数据进行逐条审...
缂丝被称为中国丝织品的活化石,“南通缂丝技艺”今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缂丝艺术传人王玉祥赶制缂丝龙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说起中国的历史,用“源远流长,旷古悠久”八个字来形容绝对不过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遗址、文物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存。很多地方都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广州就在前不久出台了条例,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违法建设活动的,最高将处以五十万元罚款。 不过,也有部分地区在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上显得软弱无力,江苏镇江市民顾女士向媒体举报,在镇江市东吴路30号国...
溧阳秦堂山遗址出土的陶鼎 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现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3年两次小规模考古发掘和专家论证,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勘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了玉玦、玉璜、鱼管、陶鼎、陶罐、石钺、石环、八角星纹陶纺轮、陶豆、陶杯、陶釜、陶簋、陶钵、陶钺等文物。其中,以马家浜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核心区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目前已知保存面积最大、最为完...
“文化部已经确定由江苏牵头推进江南水乡古镇、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的联合申遗。”12月3日,在江苏省关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主题发布会上,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在谈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透露。 江苏是文化强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宝贵资源,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
由吴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主办,吴江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承办的“翰墨遗珍 华彩流年”德清县博物馆藏精品书画展于12月4日在吴江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 德清县博物馆藏书画以明清时期作品居多,是馆藏文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从馆藏的数百件书画作品中甄选出50件组参展,有不少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乏精品。如:明代范允临、蒋凤明、刘允等,清代的郑板桥、赵之谦、...
11月30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江苏工作站在宜兴揭牌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安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江苏省文物局、无锡市文广新局、宜兴市人民政府以及宜兴紫砂协会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执行主任薛国芳主持。 江苏工作站站长王盘元在仪式上表示,江苏工作站将以保护社会文物作为开展工作的宗旨,...
当地渔民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有这样的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14.07,0,0.00%)盘里一青 螺。”从皂河船闸乘坐快艇,经过10多分钟的航行,就能看到位于骆马湖中的张宅岛。放眼眺望,偌大的湖面宛如白银盘,而张宅岛则像湖中立起的一只有生命有 灵性的青螺。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想起刘禹锡那首赞美诗。 老渔民细说骆马湖 登上张宅岛,63岁的老渔民姜绪营感慨道,20多年前,张宅岛...
2014年12月31日,本报报道了西区某工地发现一座砖室墓,初步推测该古墓为六朝时期。记者昨获悉,这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在最近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认为,这是一座南朝贵族墓,我市文物部门汲取专家意见,邀请相关部门对墓葬本体加固并编制保护展示方案。 历时两年考古 六朝砖室墓重见天日 去年底,在西区一工地,记者看到一处栅栏围着的工地,现场插着几个写有“考古工地 闲人莫入”的牌子。在路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