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曲阜市文物局了解到,首批7件孔府旧藏青铜器已由曲阜市文物局文物修复中心修复完成。这7件青铜器是孔府曾经祭祀所使用的祭器,包括豆、鼎、爵、簠等文物。 这批孔府旧藏青铜器时代跨度从西周至清代,器型各异,因历史原因出现严重的粉状锈病害,为保护文物,抑制病害发生,修复中心工作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文物修复方案,严格按照文物修复规程,首先清除青铜器表面的锈蚀物,然后涂刷BTA缓蚀剂用于减缓锈蚀速...
铅山发现青铜器!据悉,这只青铜器名为附耳鬲,是在紫溪乡小葛山出土的。经专家初步鉴定,该青铜附耳鬲为春秋时期铸造。 日前,紫溪乡汪源村和排山村两村部分村民对小葛仙山的葛仙殿进行维修扩建,在葛仙殿左侧清理土方时挖出一只青铜附耳鬲。这只青铜附耳鬲形体完整,口径18厘米,高28厘米。起初,在场村民不知何物,都说是个“宝贝”。发现当晚,有人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方知是青铜附耳鬲。于是,修葛仙殿的村民理事会开...
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因是青灰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当发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各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丽,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
如同艺术界的情形一样,只要某类东西受到欢迎而且变得极具金钱价值,伪制品——其中有些甚至制作极为精美——就会出现在市场上。 早期伪器 中国青铜器的世界里,制造伪器的历史至少始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鴈往,齐人曰:‘鴈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之。’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
9月18日,江西省吉水县乌江镇大勇村蓬下自然村挖出六件青铜器。廖敏摄 9月18日,中新网记者从江西吉水县官方了解到,该县近日新发现6件青铜器。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推断,该批青铜器的制造年代应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近日,江西省吉水县乌江镇大勇村蓬下自然村村民余仕在平整土地时,挖出6件青铜器。了解情况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测。 据江西省吉水县博物馆馆长叶翔说,这6件...
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可能反而成了陷阱:别人的教训对自己来说,可能不但不是禁忌,反而是机会。英国有句名谚—“一个人嘴里的美味是另一个人嘴里的毒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收藏者获取收藏信息(经验、教训)的渠道非常广泛,可以是书籍、电视、网络,还有座谈会、拍卖会等等,更别说平时的耳闻目睹。可是,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的身上,可能反而成了陷阱;别人的教训对自己来说,可能不但不是禁忌,反而是...
考古学者将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根据生产工具和武器的材质,区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青铜为红铜与锡的合金,其熔点较红铜低,硬度较红铜大,在浇铸时气泡少,流动性好,可铸出锐利的锋刃及精细的花纹,适于制作坚实的兵器、工具及金光亮丽的容器。 在我国,古史所记“夏铸九鼎”的传说,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夏文化虽仍在探索中,但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
摘 要:夏禹铸九鼎,翻开了中国青铜器历史的第一页,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辉煌的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饕餮纹、龙纹等青铜器动物纹饰,并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生活方式,对现代的艺术设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一种启发。 关键词:青铜器 动物纹饰 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
恩格斯曾写到:“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着魔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李泽厚先生也在《中国美学史》中提到:“社会实践是认识某一历史时代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的最终依据。”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存上凝定的“美”与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审美意识是随着人类社...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的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
卍字纹铜镜 1985年,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金代2号墓曾出土一件卍字纹铜镜。铜镜呈圆形,直径15.6厘米。镜背边缘出廓,廓宽0.9厘米。圆钮,以钮为中心装饰有双勾线卍字纹图案,其外为两圈细弦纹。整体装饰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突出。现藏于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 卍字纹是一种古老的装饰纹样,早在新石器时期,世界上很多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卍字纹。根据考古发现,早期的卍字纹几乎遍及所有古代文明地区。比如古...
“父乙觥”“子仲姜盘”“牺尊”上有哪些动物?青铜器为什么有那么多奇怪的形状?国内第一本青铜主题的游戏绘本《青铜国》,是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带回家的博物馆”丛书之一,首开国内6至9岁儿童文物绘本之先河。 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常常能看到父母和老师带着孩子们前来参观。走进青铜馆,小朋友大多喜欢聚集在“父乙觥”“子仲姜盘”“牺尊”等展柜前各式各样的浮雕动物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
铭文 铭文也称金文,吉金文字的简称。是指铸造或凿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以礼器上的文字最为常见。其少者仅见单字,多者达数百字。内容丰富,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纹饰 纹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其他几何形的图像。主要有兽面纹、龙纹、凤鸟纹等各种动物和神灵纹样,还有火纹、几何纹和人物纹样等。 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分为陶范法和失腊法两种...
我收藏青铜器十多件,收藏青铜器的辨伪方法,我主要是从收藏古铜镜、古钱币当中学来了不少铜器知识 ,青铜器的辨伪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谙熟掌握它的造型、纹饰、锈蚀、铭文、铸造等特点,了解赝品仿制作的一般方法。实际运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物,拿青铜器的锈迹来说,因埋藏地方的环境、土质、干湿度不同而呈现5种情况:(1)单层锈,地子上只有一层薄锈;(2)复层锈,地子上有两层或多层锈;(...
经过几年的明清铜器收藏经验及学习,在这一方面也积累了部分经验,同学中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志,在此道一道个人见解,也为有收藏铜器方面爱好的朋友提供一点借鉴和我切身的教训。 在铜器收藏方面,只要是真品,价值不在于铜器的大小。俗话说:“大为珍,小为宝”一点也不假!当然做工精美的铜器一定是上好的收藏品,此外铜器有落款那是最好不过了。古铜器存世量比较丰富,而三代及秦汉铜器那都是珍品中的真品,很多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