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专家认定圈中为“芈”字 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文物清理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本次考古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见图),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芈”字。 这件青铜鼎被推测为曾侯为迎娶楚国“芈”姓女子而做的器物,揭示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关系。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生僻字“芈”(mǐ)也迅速为人所知。“芈”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时期楚国祖先的族姓。据《史记·十·楚世家...
图为:曾国墓地出土的同姓诸侯国陪嫁青铜器。 昨日,仍在发掘中的枣阳郭家庙春秋早期曾国墓地再现罕见器物,一件青铜器铭文显示其是与曾国同属姬姓的小诸侯国夨(zè,仄字的异体字)国的陪嫁器,学界普遍认为当时同姓不通婚,这件器物何以出现于曾国墓葬?这个疑问昨日引发考古及学界多种解读。 这件青铜匜(yí),是先秦时代用于沃盥之礼的器物,出土于郭家庙43号女性墓葬,与同时出土的盘组合使用。该器物口沿有乳钉...
【摘要】商周家族墓地出土复合族徽铜器的墓葬分四种类型,所出均为复合族徽铜器或以复合族徽铜器为主的墓葬分三种类型。从各种类型的复合族徽铜器墓葬来看,复合族徽不代表具体的族组织,它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族氏分支或宗族组织的名号,而是族氏分化、族氏联姻或联盟关系的表示。 【关键词】商周家族墓地;复合族徽铜器;墓葬;类型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商周家族墓地考古与青铜器复合族...
西安长安区拥有丰镐遗址、明十三陵等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数百处田野文物和民间散落文物,因此这里也是盗墓分子垂涎三尺、频繁光顾之地,而冬日夜长,盗墓者大多会选择把它作为作案的最佳时间,为了保障文物安全,从昨天(12月23日)晚上开始,长安区文物稽查大队和长安警方将文物巡查改为常态巡查。 这两件精美的青铜器,大小都在四十公分左右,其中一件周身遍布青铜铆钉,两侧有龙形器物,形同手把,四面被兽面花纹...
个人介绍:1940年8月出生于湖南,1964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毕业。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和研究四十余年。曾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为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湖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文物之门、上海崇源、北京东方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和专家。1972年,曾主持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和参与二、三号汉墓的考古发掘,曾发掘大量古文化遗址(其中如长沙窑数...
位于陕北清涧的辛庄遗址,自2012年考古发现以来,因其建筑群酷似西藏布达拉宫,而且规模仅次于殷墟,备受社会关注。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该遗址今年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多件铸铜陶范的出现,证明当地居民当时已会铸造青铜器。 奇特:当时陕北人竟然住在地下 据了解,自2012年至今,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已连续4年在辛庄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规模宏大的晚商城址,建筑群外形颇似布达拉宫,...
经对清涧县辛庄遗址持续性考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今年不仅发现了多组商代小型房屋建筑、灰坑、龙山窑洞等遗迹,而且发现了铸造青铜容器的陶范、陶模、泥芯等遗存近20件。专家认为,这是黄土高原首次集中出土晚商青铜器陶制模具,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殷墟铜器群及其陶制模具,不难发现其跟同时代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等地青铜器的特征明显有别。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说,辛庄遗址今年发现了商代晚...
清涧辛庄遗址位于无定河下游支流川口河的上游,我省清涧县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当地居民称此梁峁为“老爷盖”,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12月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该处遗址发现了商代晚期铸造青铜器的陶制模具,这意味着当时陕北高原居住的部族已经能够独立铸造青铜器。 “此次考古发掘区位于前老爷盖山峁顶北侧较低处,南为小型墓地,北望后老爷盖大型建筑,西紧邻断崖,与枣湾畔中型建筑隔沟...
凤鸟纹铜尊凤鸟纹铜尊 “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霸国文物珍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举行。展期将一直持续至明年3月6日。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一举攻灭了殷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王朝,史称西周。伴随着周人的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不断 地向四方延伸。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土,周王朝开创了封建制,将天下分封给各级贵族,建立诸侯国,以为王室屏藩。史载“周之所封四百...
“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霸国文物珍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举行。展期将一直持续至明年3月6日。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一举攻灭了殷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王朝,史称西周。伴随着周人的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不断地向四方延伸。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土,周王朝开创了封建制,将天下分封给各级贵族,建立诸侯国,以为王室屏藩。史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天下可谓...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青铜时代(Bronze A...
古铜器作假有很多的流派,可谓行行出“状元”。“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和“北京造”可算得上古今仿造青铜器的几个主要大本营,它们的主要特点为: “苏州造”用材较好,冶铜浇铸时往往加些银,使铜器的地子发亮见银白色;仿制对象以商和西周器为主,生坑、熟坑无所不能;刻工精细,纹饰流畅,铭文逼真,“作品”流传甚广。 “潍县造”的艺匠高手层出不穷,刻纹饰、铭文比较擅长,作器多呈熟坑状,但铸出的器物壁...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在宋代以前已有发现,但数量较少。由于它的造型和纹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铭文又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在北宋以后开始就有人仿造古代青铜器。 仿造、复制青铜器应与伪作有所区别。仿制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而伪作则纯粹是为了商业利益。 在清代以前,主要是仿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这方面,以宋人的青铜器知识为高。宋大晟编钟、太和钟和蟠龙钟,即是仿制春秋时器的实物,器形和纹饰都较精致。 ...
通高29.5厘米,甑高12.6,口径22.5厘米,鬲高16.9,口径9.6厘米。1988年太原出土。甗,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俗称蒸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制的甗,商代出现青铜甗,并成为重要的礼器。早期铜甗为上下一体,春秋以后分体甗流行,到战国晚期及汉代,下部的鬲逐渐演变成釜形。甗多为圆体,西周时期曾出现过方体的甗,为数极少。 青铜器...
青铜,是指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在人类技术发展的阶段中,使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的时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及以后的各个朝代都用精湛的冶炼、铸造工艺造就了许多的青铜艺术珍品。随着人们对青铜器认知的深入和它独有的艺术文化内涵,使得青铜器成为收藏者追寻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青铜器,青铜器的鉴定工作也就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青铜器鉴定是一门综合科学,它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物理、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