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丙申春节来临之际,为期1个月的“申猴朝岁——丙申新春猴文物图片联展”在省博物馆开展,为金城市民送上文化味十足的节日祝福。 该展览汇集了来自甘肃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单位约200幅以猴为主题的文物图片。
琥珀璎珞 刻花玻璃瓶 扬州博物馆引进的“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华展”,自从上周开展以来,吸引很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精美的文物给参观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不少带有地方特色的文物也让大家感到很神秘。对于市民的疑问,记者特意请教了专家。 疑问一 草原人喝酒怎么会使用金杯? 见证辽代贵族也讲究精致生活 一直致力于金属艺术的研究与创作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方学斌,特意来到扬州博物馆,走进一楼...
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人的都知道,里面的“大唐遗宝”西安何家村窖藏文物特别值得一看,而且已经展出了很多年,为了让文物更好的保存,上个月这批文物刚刚经过了一次系统全面的“体检保养”,今天(2月2日)重新和游人见面。 1970年十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附近的一处工地在基建时,无意发现了一处文物,经过文物保护专家们的现场挖掘,共出土了两口和一个陶罐,但里面装载的2000多组件的金银器、玉器等文物震惊了当时...
记者从天津博物馆获悉,为使观众充分了解京津冀地区历史与文化,并对顺应时代需求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天津博物馆将于2016年2月2日推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展览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现三地历史渊源,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地缘相接 多元汇聚”、“慷慨燕赵 文化一脉”、“北疆重镇 争雄天下”、“辽金建都 推进一体”、“畿辅之域 协同发展”、“风气初开...
昨日,“穆穆曾侯——枣阳 郭家庙 曾国墓地特展”在省博物馆开展,此为 郭家庙 考古文物 首次集中亮相,展出的300余件(套)青铜礼乐器、玉器、陶器、兵器等,见证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距今约2700年前的历史。 “羋”字印证古代媵妾婚俗 本次考古出土的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彌”字(通“芈”字)。上面写的是“曾侯作季汤彌(芈)媵其永用”(如图一)。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解...
近日,敦煌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项目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主要对彩陶出现的脱落、泥渍、起翘、变色、龟裂、剥落、残断、结晶盐、裂缝等多种病害进行清理,控制或减缓文物劣化变质的进程,使文物本体和其承载的信息处于一种稳定安全的状态之中。 敦煌博物馆馆藏的21件陶质彩绘文物主要属于汉唐时期,这批文物器形保存完整,时代特征明显,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考究,具...
1月27日,光山县举行打糍粑迎新年活动。作为光山“十宝”之一的糍粑,其传统制作工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27日上午,光山县司马光广场上人流如织,上万平方米的广场站满了四里八乡赶来的百姓。光山县农村电商扶贫暨农副产品“十宝”上线仪式在这里举行。 上午9时,县委书记刘勇率在家的县级领导悉数出席并向百姓庄重承诺:2016年,县委、县政府将积极实施电商扶贫工程,组织电商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引...
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昨日正式向社会公布。 《办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2003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主要范围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是指与“古泉州(刺桐)”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
1月29日,西宁市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授牌大会举行。经过申报、初评、专家复评、公示、公布等环节,目前,青海老八盘 制作技艺 等20个项目被列入西宁市第二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 入选第二批西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20个项目内容丰富,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七大类。民间文学1项(塔尔寺传说);传统音乐1项(打夯歌);传统戏剧1项...
印度总理莫迪带头推广瑜伽 印度非遗姆提耶图舞 印度自独立起便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05年,印度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方针政策制定,充分利用机会吸引世界对印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同其他国家搭建新的对话渠道,多举措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做法可资借鉴。 组建非遗保护网络 印度的非遗保护形成了一个多级管理体系,既包含负责政策指引的各级...
近日,由元阳县主办的第二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组委会在北京京宣布:主题为“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第二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于2016年1月24日至2017年1月31日举办。本届“双年展”将用1年时间,欢迎世界各国和国内的摄影家,以及广大游客到红河州元阳县拍摄哈尼梯田的绮丽美景和风土人情,并于一年以后对完成拍摄的摄影作品进行评选,将评出金质收藏奖2名、银质收藏奖8...
济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春展演活动将于2月6日(腊月二十八)在菱花富贵园举行,这是全市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一部分。 此次展演活动,将向广大市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其中有剪纸、刺绣、马戏、花灯、糖人、面塑、武术表演等丰富内容。 本次展演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月23日(正月十六)结束。
近日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名录,南通共有13项入选,分别是洋钎说书、莲花落、沙地灶头画、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南通灯谜、通东民歌、南通木版年画、南通灯彩、南通缂丝织造技艺、通作家具制作技艺、糯米陈酒酿制技艺。至此南通市共有省级非遗53项。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的市民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诸如书画、玉石、钱币、瓷器等等,文化收藏越来越火热。而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邮币卡电子盘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模式。 盛世收藏,难掩的火爆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富裕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品的收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2015年1月12日,省普查办专家组对开封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进行了初审,根据开封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进度及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加快各文物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修改工作的进度,1月25日—26日,开封市文物局在航天大酒店举行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推进培训会,来自开封市普查办、局属各相关单位、各县区相关文物收藏单位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会,推进会邀请省普查办专家及市文物商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