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对市本级木结构文物建筑中的灭火器进行了有序更换。 针对市本级木结构文物建筑多、保护环境复杂的情况,并根据季度检查中发现部分灭火器即将过期的情况,市文保所对市本级木结构建筑灭火器进行了有序更换,保证每个木结构文保单位(点)有足够合格的灭火器。 在更换过程中,市文保所结合实际情况对使用人、管理人如何正确操作消防设施设备等进行了指导,同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坐摇橹船水上漫游、走街串巷穿越寻宝、古今戏台任性狂欢……临近春节,湖城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也开启了过年模式,不仅张灯结彩颜值高,而且活动纷呈人气旺。在老湖州人沈福民眼里,青莲茶阁、霅溪馆、明代牌坊……,衣裳街俯拾皆“景”,是“旧时光”最生动的注解;而在大学生王霞看来,衣裳街这幅人文画卷里流动着青春的色彩,情调酒吧、文艺书屋、时尚表演等无不吸引年轻人流连驻足。“衣裳街区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独特资源,...
曾会和是萍乡市上栗县人,今年76岁。为了继承老父亲的生前遗愿,在前任守庙人过世不久后,他主动提出申请要去守庙,这一守就是十年。每天早上5点来钟,曾会和总会早早起来,“打水、洗脸、上香、点灯、添香油、抹神案……”十年来,不论风吹雨打,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都是这样悉心打理,看护着这座庙宇,生怕庙里的文物受损。(2月13日央视新闻网) 傩文化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南、江西、河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起...
临沂糁(Sá-临沂方言),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却读做“Sa”(二声),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米粥。最早形成影响的是鸡肉糁,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制作猪肉糁,牛肉糁,羊肉糁等等,种类繁多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肴,属于鲁菜系。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当地人所钟爱,早晨喝糁是山东临...
捏面人、绣丝绢,打皮鼓、剪窗花……猴年春节前夕,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驻天山区黑甲山片区管委会后泉路北社区“访惠聚”工作组组织辖区孩子们自己动手为家人制作一份新年礼物,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红的窗花,栩栩如生的面人,走进乌鲁木齐市北门群艺馆的展厅,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就让前来参观的孩子们兴奋不已。在老师的指引下,初二学生孟传姣动手捏了个孙悟空:“我比较喜欢面人,我觉得这个东西...
春节期间,70岁的怀宁县石牌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盛兵伢,在全县第二届农民春晚上表演的一段传统鼓书《劝世文》,博得满堂喝彩。怀宁大鼓书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怀书”艺术,至今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最早用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进行表演,“怀书”受到地方戏曲影响,说唱用怀宁方言,歌唱拖腔长,韵味浓。该县对这一民间瑰宝进行抢救性整理,让这千年“怀书”重返舞台,让民间文化绽放异彩。 近年来,怀宁县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对非物...
春节期间,山东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在台儿庄盛大开启。大年初三,记者来到台儿庄古城看到,这里正上演着一场非遗大戏,散发出浓浓的古城年味儿。 古街古巷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争相献技。在后大路西段的“非遗精品博览街”上,大大小小的非遗精品店铺鳞次栉比,既有鲁绣、沂蒙泥哨、天合年画、巧姐柳编等富有鲁南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更不乏安顺地戏、徽州三雕、石湾陶塑、泸州油纸伞、傣族大鼓、汝阳刘毛笔等...
图为石建亭演示扑灰年画的画法 扑灰年画中的猴子形象 展厅中摆满题材各异的扑灰年画 手持数支粗细不同的毛笔,蘸着各色国画颜料,一笔一笔细致地涂抹在画中人物身上。除夕刚过,高密扑灰年画石氏第六代嫡系传人石建亭就重新开工,在自己的画室内给年画着色。 “全国只有山东高密存在这种年画,很多人不明白‘扑灰’的意思。”石建亭拿出样板图和柳条碳棒专门演示给中新社记者,“柳树枝烧成炭棒做笔,按照底板...
春节假期,众多游客在出游时都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目的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传承下去,再度成为众多人关注的话题。 就此,记者采访了长期跟踪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保护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 保护面对“沉重的翅膀” 记者: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广受关注。其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总体而言,对其的保护不够理想,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 张杰:虽然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历史悠久...
曾会和是萍乡市上栗县人,今年76岁。为了继承老父亲的生前遗愿,在前任守庙人过世不久后,他主动提出申请要去守庙,这一守就是十年。每天早上5点来钟,曾会和总会早早起来,“打水、洗脸、上香、点灯、添香油、抹神案……”十年来,不论风吹雨打,他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都是这样悉心打理,看护着这座庙宇,生怕庙里的文物受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在此间透露,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正式启动。 吴元新近日在天津举行的“非遗与生活——大吉”系列艺术活动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过去,蓝印花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不论是孩子刚出生时裹在身上的襁褓布,还是新人结婚时绣有‘麒麟送子’‘凤戏牡丹’等图案的被面,用的都是蓝印花布。” 据了解,蓝印花布源自...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第171号省政府令,公布《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提出将“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 福建省明确,“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是指与“古泉州(刺桐)”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建筑群等遗迹和遗址;分布在泉州市所辖的鲤城...
马背文物保护队对辖区古代长城遗址进行查看 在广袤的达茂草原上,新春时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飘扬着幸福爽朗的欢笑声和温情暖暖的问候声。在这片祥和的草原上,包头边防武警的橄榄绿早已与多彩的草原融为一体,成为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年初一的例行巡逻 大年初一清晨,草原上还依稀能够闻到鞭炮的喜庆味道,由包头市达尔罕公安边防派出所与牧民群众共同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已经开始准备例行的巡逻。马背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