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阿坝金川惊现古长城?经考证为乾隆征战遗址。近日,一群驴友在金川县勒乌镇、河西乡、阿科里乡三乡交界处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绵延数千米的乾隆两征金川古战场遗址(然旦兰卡甲波)。 遗址中有多处碉楼、城墙、战壕等遗迹,虽历经200余年岁月洗礼,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较好。如此规模宏大的遗址,可以想象当年金戈铁马、硝烟弥漫,走在这古城墙上、站在这古碉楼中,仿佛任能听见当年的喊杀声。 金川多元文化并存,历史...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草原深处的一个天然石洞内,正在考古作业的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于建军表示,根据地层变化和已挖掘出的石片、石核的加工技术,初步推断这个石洞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 该石洞位于吉木乃县草原神石景区内,由一个主洞和10余个小洞穴组成,由于主洞顶部有洞能向外看见天空,因而被当地牧民称为“通天洞”。 “‘通天洞’洞穴遗址考古发掘填补了新疆史前考古...
江西省南丰县近日发现曾巩祖父曾致尧及其母亲周氏夫人墓碑。林依彤摄 8月21日,记者从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莱溪乡胡家坑村近日发现曾巩祖父曾致尧及其母亲周氏夫人墓碑。 据介绍,曾致尧墓碑长85厘米、宽58厘米,墓碑刻有“宋故朝请郎守尚书户部郎中骑都尉赐绯鱼袋鲁国府君讳致尧字正臣之墓”字样。周氏夫人墓碑长140厘米、宽80厘米,刻有“大宋宜兴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字样。 专家介绍...
史志专家研究《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徐志雄摄 8月18日,记者从湖南郴州北湖区档案局获悉,该局在日前的一次档案资源普查时,意外在民间发现一本清同治年间的书院经济专志。经查证,该专志为湖南现存最早的书院经济专志。 这本名为《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的专志,是刊刻于清同治七年的官刻本,用棉纸刻印而成,共248页。里面详细记载了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梅岗书院接受11位乡贤捐资办学的账目...
8月19日,郴州市北湖区档案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档案资源普查时,发现一本珍稀清代书院经济专志——《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此书由梅岗书院刊刻于清同治七年,棉纸,共计248页。书宽22厘米、长33厘米,书中字大如清代小铜钱,装帧精美。 梅岗书院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时任酃县知县麦连倡议,武举朱光贤与文举贾元贞等主持修建,因院南有梅峰,故命名为梅岗书院。是客家人建的书院,供...
近日,在泸县玄滩镇刁河村刁氏祠堂内发现了《泸州叶主示喻选举族长条规》,里面涉及了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关于宗族管理的方方面面,更是点明了族长选拔条件等情况,族长作为一个家族德高望重的人,不仅引领着全族人们前行,对当代的好家风建设极具重要意义。 首次发现 还原清移民背景 每个家族都有家族的故事,从早时期开始薪火相传,拥有族权的族长处理婚丧喜庆、家庭纠纷、宗祠祭祀等事务,在整个家族中起到了承上...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古往今来,能担得起这句话的人物,似乎只存在于史书之中。 然而在诸暨应店街镇的崇柱村,清代出了一位武举人,据说举得起370斤的石头。 这块当年武举人拿来练功的“武举石”,现在就完整地保存在崇柱村里,由村里的朱家族人共同拥有。如今,它被安置在村里的文化礼堂。 370斤重的巨石 是武举人的练功石 在崇柱村,一说“练武石”,大家都知道就...
清凉寺汝窑遗址新发现的明代窑炉郭木森摄影 记者昨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
清凉寺汝窑遗址新发现的明代窑炉 记者18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20...
记者19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中国史前最大城址“石峁遗址”,发现了4300多年前的大型建筑遗址,还发现了一条用石头砌出的“皇城大道”。 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 据介绍,考古人员在石峁遗址的皇城台区域,发现了4300多年前的大型建筑遗址,瓮城、广场保存完好。建筑遗址位于皇城台底部,考古人员还...
高唐观遗址 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完成了对巫山县高唐观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近半年时间的考古发掘,共完成发掘面积3420平方米,发现了西周至明清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大大丰富了高唐观遗址的文化内涵。这是记者昨日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西北部的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巫山县志》等文献记载,其始建于战国,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
8月18日,北湖区档案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档案资源普查时发现珍稀清代书院经济专志——《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此书刊刻于清同治七年,官刻本,棉纸,共计248页,书宽22厘米,长33厘米,书中字大如清代的小铜钱,十分精美。 梅岗书院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时任酃县知县麦连倡议,武举朱光贤与文举贾元贞等主持修建,因院南有梅峰,故命名梅岗书院。是客家人建的书院,供客家子弟读书。...
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榆林石峁史前遗址的皇城台区域,发现了4300多年前的大型建筑遗址,瓮城、广场保存完好,这为进一步研究龙山文化晚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新发现的大型建筑遗址位于石峁东门正前方皇城台的底部,经过考古人员的挖掘,发现了一条用石头砌出的通道,从皇城台底部直接通向了顶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考古队队长孙周勇:“我们可以叫它皇城大道,...
记者昨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 2016汝瓷工艺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研究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的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