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地域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对人类特别是古人类的生存、迁徙、交流和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高寒缺氧、生物资源稀少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古代人类迁入和开发青藏高原的步伐,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该区域至今仍为悬案。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零星见诸报道的打制石器地点大约95 处,其中被学术界倾向于认可属旧石器时代的地点有8 处,但即使这些地点的石器标本也全...
2017年3月8日,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为首的中外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我们研究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白垩纪研究》上。 足迹属于大型恐龙 化石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介绍,这次发布的论文是从2015年开始的对当地科学考察行动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这个...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官渡区博物馆对位于某单位建筑工地的昆明市羊甫头古墓地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的墓葬属于滇文化墓葬和汉式墓葬,以滇文化墓葬为主。墓葬出土器物也以滇文化青铜器为主,少量汉式青铜器,为研究古滇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羊甫头古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曾对墓地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
高大巍峨的城墙、碧瓦琉璃的宫殿……每位初次走进故宫博物院的观众都会为这座皇城宏伟的气势感到震撼,也有很多人好奇,故宫举办的那些精彩展览如何设置?近日,“故宫讲坛”第101讲在北京举行,主讲人、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他表示,在2017年到2020年,故宫博物院将重新划分展览区域比重,并决定从东到西再开辟一条原状陈列路线,包括乾隆皇帝的宁寿宫、孝庄太后的慈宁宫等均在其列。其...
昨日,海都记者从尤溪县旅游局获悉,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 AHS)科学咨询小组(SAG)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9个申报项目上会讨论。其中,我国4个项目的申报文本,获得专家组成员一致评审通过。 这4个项目包括:福建尤溪联合梯田与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共同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桑树群,甘...
2002年在荷兰被盗并于去年在意大利找回的两幅梵高油画,于2月7日至26日在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展出,以感谢该市警方去年在寻获两幅画作过程中的鼎力协助。 2002年12月,窃贼利用梯子和绳索从楼顶潜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戒备森严的梵高博物馆,盗窃了这两幅画作。这两幅油画有着重要收藏价值,其中一幅是梵高1882年创作的《斯海弗宁恩的海景》,是梵高早期作品,描绘的是荷...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历史的回顾 佛教教育是一个时代的话题,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从佛教应世以来,教育始终是佛教里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工作。释迦牟尼本人就非常重视教育,在《阿含经》里,多次提到教育这个话题,释迦牟尼主张要因人施教,同意用各种俗语来进行宣教,教育的目的是“见教利喜”,也就是说,通过佛教的教育使人的心情愉悦,达到解脱的境界。 当代佛教教育的开展,...
明苏愚《三省备边图记》之《柘林破海寇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016年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作者马雅贞,系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长期从事明清地方艺文和宫廷图绘研究。1月11日,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举办了“《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学术专书发表会”,在发表会上,马雅贞逐层揭开了清宫战图背后的帝国隐秘,带领读者走近这本积十数年之功...
1月20日,首都博物馆迎春节的品牌生肖文化系列展览《金鸡唱晓——博物馆里过大年》开展。这是首博第十个年头举办生肖展。展览以丁酉鸡年生肖文化为主题,共展出馆藏文物98件,内容包括生肖奥妙、酉鸡有吉和幻化灵禽三个部分,旨在通过展览向观众介绍传统生肖文化内涵,为观众在新春佳节期间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知识平台。 正在展出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由首都博物馆联合河北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
热爱瓷器收藏的藏家都了解藏品辨真假的重要性,很多藏家有自己的辨别技巧和辨别方式,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瓷器收藏辨真假的几条重要经验,供读者品读。 辨真伪非常好理解,即区分某件瓷器是否属于真品,这是鉴定工作关键的第一步。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瓷器的真品、仿品、伪作很容易混淆。如市场上出现的明清时期大量的仿古瓷,不细加辨认与分析,肯定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各时期、各窑口的陶瓷特征,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日前该研究院完成了对重庆永川汉东城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类器物小件1200余件,并在该遗址发现了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及宋代冶炼类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2016年10月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375平方米,发现灰坑84座、房址11座、墓葬3...
2016年经浙江省考古学会组织评选,在全省2016年度正式申报并获国家批准的40余个考古项目中,共评选出8项“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宁波有四个考古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主持的“北仑大榭遗址Ⅰ期发掘”“东钱湖上水岙窑址发掘”和“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发掘”,以及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主持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 宁波市大榭遗址 大榭遗址位...
福建省政协常委、永同昌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宗真作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室。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据新华网报道 “十年以后,农村是否还有农民?乡村生态格局损毁,乡村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7日,福建省政协常委、永同昌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宗真作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室时,提出了这样的困惑。 如何加大福建乡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建设,是张宗真今年关注的话题。 “福建是个文物大省,其中大部分...
12月29日,“丹东一号”沉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成果汇报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丹东港集团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会议首先听取了该项目工作情况汇报。“丹东一号”沉舰遗址地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海域。2013年11月,为配合丹东港建设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
在汉代时,大连就已是一个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地区。截至目前,大连地区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汉墓,并出土了大量器物。其中,2004年营城子汉墓群发现的西汉晚期的金质“十龙带扣”堪称经典之作。 “十龙带扣”现藏于大连汉墓博物馆,其工艺之精湛、主人身份之高在国内罕见。它的出土以及数千座汉代墓葬的发现,证实了辽东半岛在汉代就出 现了繁荣的城市文明。 “十龙带扣”差点被埋没 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