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从列治文市出发,记者上周驱车经素里、芝里华克(Chilliwack)、贺普(Hope),乘坐纲索拉动的摆渡船渡过流水湍急的菲沙河(Fraser River)后,再驶往山峦包围的小牧场,采访利顿的原住民比尔(Bill),前往淘金华工遗址。 小牧场和后面大片山地属于比尔的祖传土地。记者跟在比尔后面,沿着陡峭山坡穿梭于树丛间,一直往下走到菲沙河边,看见一堆堆的石卵,旁边草...
昨日,读者张先生致电本报称,在武昌临江大道蓝湾俊园小区内,有一栋悬挂文物保护标牌的古建筑(如图),目前被出租给商户经营。 张先生介绍,该建筑为1915年建成的一个钟楼,不知何时对外出租,周边居民平时无法进入游览。昨日下午,记者在蓝湾俊园小区看到,张先生所说的古建筑为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旧址,包括一个钟楼和3层办公楼,办公楼石柱上悬挂着武昌区文体旅游广电局2013年12月设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
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
图为春雪中的木刻楞韩金龙摄 “我们住木刻楞习惯了,这里冬暖夏凉,住着舒服,也方便拆卸。”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俄罗斯族老人曲德禄说,“俄罗斯民族(华俄后裔)在额尔古纳地区生活已有百余年历史,这木刻楞也随着我们在中国有百年了。” 4月22日是俄罗斯族最隆重的节日“巴斯克节”的最后一天,额尔古纳境内的俄罗斯族民们奔走欢聚,在木刻楞里打列巴、喝果酒、舞踢踏…… 在这座...
水缸、酒窖、晾堂……日前,一个个印证昔日酿酒场景的遗迹,在酱香弥漫的贵州茅台镇向阳村重见天日。 4月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贵州酒中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在遗址现场隆重举行了“宋代官窖”发布会。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汉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专职副会长刘员,贵州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世界酒业联盟秘书长陈泽民,遵义市文物局局长...
纽约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向参与民众介绍照片保存。(侨报记者陈辰摄)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华人博物馆日前举行“家庭珍宝收藏”(FamilyTreasure)活动,现场不仅有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向参与者展示如何保管家中珍贵收藏品,同时为民众提供数字化老照片扫描,让家庭影像继续代代相传。华裔民众携珍贵家庭资料参与,博物馆专家肯定收藏价值。 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内热闹异常,“家庭珍宝收...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烧造的粉彩瓷器——“百花不落地”瓷板,器身满饰各色花朵,如百花堆聚。孙佳摄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烧造的粉彩瓷器——“百花不落地”瓷板4月2日起首度亮相上海百年园林——古猗园。罕见的古代珍贵艺术品一经亮相即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百花不落地”瓷板器身满饰各色花朵,如百花堆聚,该瓷板器画面繁密细致、五彩缤纷。图案以牡丹为主题,周围绘有菊花、茶花、牵牛花、莲花、玫瑰花、百合、...
有人说,厦门鼓浪屿的每个海浪潮汐下,都深埋着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轨迹铭刻在鼓浪屿的每条街道、每栋建筑、每个院落、甚至每间窗户上。如何保留鼓浪屿的历史与文化?来自台湾的洪明章做了一件“大事”:他在鼓浪屿福建路62号建起了一座“百年鼓浪屿”博物馆,那些饱含岁月气息的老物件记载着这座小岛的独特经历,展现了鼓浪屿风光之外的另一种美。 洪明章是台湾屏东人,原本在台湾从事旅游业,2000年来...
上海博物馆新一轮的书画常设展近日开幕。在亮相的绘画精品中,元代画家顾园的唯一存世孤本《丹山纪行图卷》最吸引眼球,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专家发布了最新成果,订正了这张图卷持续300年的作者鉴定失误。 这次书、画两馆换展力度空前,首次露面以及许久未展的作品将80件,其中包括了一批罕见的传世珍品将与观众见面。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
主办方供图摄 中国古村落活态保护大会将于5月12日至14日在河南林州市召开。大会主办方计划用1-2年在全国甄选100个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村落或微型小镇,将其建设成集村落建筑景观、田园景观、民俗文化景观及民宿、文创产品开发等多位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用于保护运营。 在3月20日的发布会上,大会秘书长曲云华介绍,古村落活态保护大会旨在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古村落的有效保护,解决...
周家老宅全景 近日,贵州省麻江县文物局在该县县城老城区西门,发现一处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秘密活动遗址。 据悉,此遗址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约150年,为木质结构建筑,共两层五间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至今尚有人居住。“此老屋为当年中共地下党周振华住宅,现为周家一侄子居住。”麻江文物局局长聂凯华说,经老屋居住者口述,加上史料记载,此老屋就是当年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活动遗址之...
永兴县马田镇的罗尾史家村,拥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村子,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甚多,大夫第是其中一座非常精美的古建筑。日前,笔者走近这个鲜为人知的清代古建筑。 全村目前有四百六十多户,两千三百六十多口人,村民都姓史。来到位于村子中央的古宅旁,一座完整的清代古建筑就完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门头上白墙黑字刚劲有力的"大夫第"三个字格外醒目。 大夫第为青砖青瓦建筑,座西向东,大门向...
工作人员高空清洗中山桥。杨艳敏摄 3月10日,兰州标志性建筑、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山桥进入“沐浴”的第二天,现场多台高空作业车助阵,30多位工作人员对桥面、护栏等进行地毯式“手洗”,清洗过半的铁桥焕然一新。 中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兰州标志性建筑,当地俗称“黄河铁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黄河上游修建最早且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该桥是德、美两国工...
3月9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距今600多年的佛教藏经《永乐南藏》保护修复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复,这卷佛教大藏经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一部藏经,将“重获新生”。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文博专家在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发现600多年前印制的《永乐南藏》经书。这些经书共有6大箱,800册至900册,函套已全部遗失,糟朽严重。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无论是对佛教文献学和大藏经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