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从莆田市政府获悉,市政府昨日印发《福建省莆田市“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对莆田境内的“海丝史迹”进行保护。 有关“海丝史迹”全部纳入保护 根据《通知》,对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遗产名单的湄洲妈祖祖庙;妈祖文化相关的文化遗产;反映历史上莆田由海外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遗址,包括体...
浓厚的民俗文化孕育了老北京众多的民俗艺人,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每逢新春佳节,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手艺奉献不一样的文化元素和民俗体验。为满足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的需求,广泛传播民俗文化,新春佳节到来之际,93号院博物馆精心策划、广泛收集,将北京城最古老、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艺人的作品汇集起来,为大家带来一场别有韵味的《春节民俗联展》。展览将于2017年1月13日在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地区铁树斜街的93号院...
宁海城隍庙地块拥有两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城隍庙古戏台和王锡桐起义遗址。城隍庙古戏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锡桐起义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隍庙位于老城区内,大部分建筑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不但建筑矮小破旧,市政设施也相对落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为此宁海县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城隍庙进行改造。本次改造重点是对城隍庙周边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整体风貌保持古朴、素...
2016年11月,社科院考古所赴埃及考察孟图神庙遗址。(高伟 摄 / 社科院考古所) 位于埃及南部卡尔纳克神庙保护区的孟图神庙将在今年首次向中国考古队打开大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埃及文物部6日在京确定它为联合考古的“首站”。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对记者说,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国考古走向世界的里程牌,也是世界两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景观,“我们正在实现中国考古人的梦想。” 孟图神是古...
宏伟壮观的南印度寺庙(海交馆 供图) 3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举行《精“庙”绝伦——印度与斯里兰卡印度教寺庙考察专题汇报》,主讲人王丽明代表她所在的“泉州元代印度教寺的复原研究”课题调研组作专题汇报。汇报中指出,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石刻风格与南印度寺庙石刻非常相似,又糅合了一些本土文化特色;汇报中还对泉州出土的“莲花上的女神”、“金翅鸟”石刻进行了解读和研判;同时,对调研...
12月19日下午,正在尼泊尔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专程视察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政府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达哈等陪同视察。 刘奇葆现场听取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项目实施单位代表汇报修复项目的源起、进展及当前工作。他仔细询问工程难度与技术保...
2016年12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赴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现场进行考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参赞彭伟、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王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文化处主任张冰、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张建勋、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王宫博物馆馆长纳克拉米等陪同考察。 刘玉珠局长详细了解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的背景,仔细听取了工作组对现阶段现场勘查和勘测工作的介绍,检查了...
近日,经省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象山县文管办联合组建考古工作队,对象山茅洋庙山头遗址进行考古试掘工作。 市考古所曾于2013年对该遗址进行过勘探,总勘探面积为1万平方米左右,探明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核心区域。今年底,联合考古工作队正式在该遗址开展试掘工作,面积为25平方米,出土有石器、夹砂器耳、鼎足等文物,为进一步研究象山史前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新资料,也为庙山头遗址今后保护范围的...
12月1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文物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证实,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母校、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呼兰龙王庙小学旧址遭到违法拆除。 记者在现场看到,龙王庙已被拆得所剩无几,仅存的几根梁柱和施工的铁架子被围挡起来,旁边紧邻的就是女作家萧红的雕像及以她名字命名的小学。 龙王庙始建于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建筑风格系清式北方庙宇式建筑,于1995年定为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段...
独木庙(KasthamandapTemple)是尼泊尔最大的塔式建筑之一,供奉着乔罗迦陀像。该庙在16世纪初由国王拉克西米·纳尔辛哈·马拉创建。整个庙宇仅用一根独木建成,外面围绕有神龛。2015年大地震致其损毁。 本次发掘工作专家组由尼泊尔考古部及英国杜伦大学的专家组成。去年,相关研究者已经找到了3块支撑木质柱子的马鞍石。随着第4块马鞍石被找到,研究者们能对独木庙有更好的了解与研究,并可...
出土的平底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9日正式对外公布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南部考古成果:发现一处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发掘出的文化遗迹主要有房址4处、陶窑址1处,以及大量灰坑。出土有丰富的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这一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同时还有磨制石器、骨器等遗物。各类遗迹现象及遗物真实反映了该地区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
吉林探秘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遗址 边疆考古寻突破
桃园遗址F2房址俯视全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摄 11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研究部主任、此次考古发掘项目的执行领队郑媛介绍,庙底沟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最繁盛、辐射力最强的阶段,可谓史前文明向中华文明进阶中的重要步骤,其核心位于晋、陕、豫三省...
这两天,山西省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失窃的消息接连在网上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源神庙琉璃壁心二龙戏珠被盗 据了解,山西介休的洪山源神庙八字影壁琉璃璧心二龙戏珠是在11月12日晚至13日凌晨期间被盗的。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失窃的琉璃壁心原本位于源神庙的大门外,现在这里已被蒙上了红布进行遮盖。 源神庙管理处的工...
进入11月,文物大省山西被曝三处文物失窃,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为中国地上文物最多的地区,山西文物被盗已是顽疾,但如此密集地曝光在公众目光下,则并不多见。 13日凌晨,山西介休源神庙明代二龙戏珠琉璃壁心被盗,该案件被晋中、介休两级公安部门确定为重点刑事案件。目前,已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联合专案组,案件仍在全力侦破当中。 这则新闻被曝出后,迅速引发民众热议。痛斥盗宝贼的同时,也对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