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阴素有“澄江福地”之称,但是这一说法从何时而来一直是众说纷纭。23日,我市考古人员在正在施工的“澄江福地”工地内发现了一处商代古井遗迹,这充分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澄江福地已经有先民在此生活,从而填补了江阴历史研究的空白。 23日,市博物馆接到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称在正在施工的“澄江福地”工地上,现场发现了人骨架数具...
青砖侧立,整齐地排列着,画出“Z”字来,虽然只残留了4平方米左右,但足见这里并不是随随便便铺砌的,而是有讲究的;但砖块比较薄,没有明代的砖块那么有“霸气”……虽然有专家认为,也许大报恩寺地宫早已不存在了,但考古专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在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进行着考古。 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现场发现了许多青砖 施向辉/摄 ...
昨天上午,南京城南新桥附近一处工地上,几名工人在作业时私挖一口古井,结果4件破碎的物品被挖出。目前,私挖的工人被警方带走调查,博物馆考古人员随后赶到工地鉴定。 当天上午10点左右,有热心市民拨打了报警电话,称新桥附近一处工地有工人私自开挖发现的古井,并挖出了不少文物。双塘派出所民警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并立即通知了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门。记者赶到该工地时,3名工人已被民警控制住,而那4件物品正摆放在...
一片拆迁的废墟中,竟深藏着一口古井。南京业余考古爱好者韦世林在大报恩寺遗址,无意间发现了它。考古专家现场调查发现,这口井与遗址中早年发现的另一口明代古井相对,据推测也是明代古井。而拆迁前这口井一直为当地居民所用,竟没人知道它的来历。 【现场调查】 古井藏身大报恩寺遗址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这里已经完成拆迁,原先的民居现在成了一片待清理的废墟。著名的大报恩寺御制碑...
考古学家对发现的青铜器皿文物吃惊不已 青铜餐具放置在井中,保存十分完好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在一次伦敦城区建筑物挖掘施工时发现一处两千多年前的考古遗址,这是近数十年来所挖掘出土最大规模的罗马统治英国时期文物,其中最具代表的是19件青铜餐具,迄今为止这处考古遗址已挖掘出1000多件文物,考古学家称这是数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出土的19件青铜餐具虽然历经1600多年,但仍然保存精...
古井内井水清澈,并且井壁有三种不同的建造材料 宋代古井出土时,就是被这几块大石封存住 “竟然有口古井,而且水还很清凉呢!”继挖掘出宋代砖头建筑材料后(详见本报11月27日A19版《旧羊城八景“石门返照”或含西华寺》),上周末南海西华古寺的考古现场发掘出一口直径50厘米的宋代古井。这眼千年古井不但没有淤塞,而且井中甘泉满溢,清澈冰凉,还能饮用...
地宫,一个听上去神秘而藏有宝贝的地方,西安法门寺地宫的发掘曾让考古队员和国人都惊诧于它的金碧辉煌。可实际上的地宫却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 近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南京珍珠泉附近的定山寺内发现了一座地宫。在地宫内,记者只看到了一个四周用青砖砌成的八角形塔基,居于中心的一个正方形石匣则是最有可能出现舍利等珍贵文物的地方,但是如今,那里却空空如也。 据分析,石匣内的文物要...
晚报记者冯兰蔺 通讯员彭加华摄影报道 坐落在高桥镇北街原海高路口上的“双井”,是高桥镇 的代名词。由于市政道路拓宽,“双井”一迁再迁,却因开放式的布置,屡屡成为黑色小广告的侵占地方。 记者昨天从高桥镇获悉,“双井”第四次迁移完工,而井旁的《古高桥旧址》碑,也已修复一新。 高桥镇名源自“双井” ...
近日,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和通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对大泉源古井及发酵窖池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大量工作古井及发酵窖池被发掘出来,窖池深1.2米,窖池内还存留着部分酒糟,可以查证的历史距今已有130多年。这次古井及发酵窖池两处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传统的酿酒技艺、木制酒海群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吉林省文化厅已将其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预备清单,报请省政府核定公布。
什么叫“背井离乡”,井就是我们的家园,保护井,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长沙市德雅村居民程大安不少古井被人为破坏或填埋,本报联手长沙市文物部门开展保护古井行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市民纷纷致电本报,提供有关古井的线索。面对日渐消失的古井,文物专家痛心疾首:“再不保护古井,我们的城市就会失去自己的根。”护井如此无助8月15日上午10时许,长沙市天心区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