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临安城作为南宋都城,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在两宋交际这一历史际遇下,实现了由州城向都城的转变,并建设成为一座如马可波罗所描绘的享誉中外的华贵天城。又因其有“淡妆浓抹总相宜”之西湖,有“壮观天下无”之钱江潮,有“龙飞凤舞”之山势,而成为南方山水城市的典范。2015 年是南宋临安城址考古收获颇丰的一年,首次发现了临安城内地下引水设施,又首次大规模揭露了临安城东城墙遗迹,而元末明清杭州城东城墙的发...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特展24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百余件文物粗略勾勒出古沉船“真面目”。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说,“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万件陶瓷器物。这些珍贵文物和南海众多沉船遗物,是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见证。 即便曾“深躺”海下,这些文物至今仍“光彩照人”。在淡淡灯光下,...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获悉,最近成都市龙江路考古出土了一批南宋城墙砖。这些城墙砖不仅规格统一,它们集中烧制在砖体正中,可以依稀辨认出有“郫县”、“新繁”等文字,且大多数砖上都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制干”的字样。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城墙砖,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空白。 盖了章的城墙砖 今年3月,成都市考古工作队为配合武侯区危房改造,在龙江路危房基址清理发掘了一处元明时...
在合川钓鱼城,南宋时期的高规格衙署建筑遗址,至少由8座精美的建筑组成! 近日,在重庆地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宋蒙战争与山城攻防体系研究》讲座上,市文遗院副院长袁东山首次对外披露了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发现的南宋时期衙署遗址建筑群还原分布图。 1500平米水池在最前面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市文遗院在对钓鱼城范家堰遗址的考古工作中确定,这里曾有一座总面积1.5至2万平方米,在全国都属高级别的四合院形衙署建...
文俑局部 石马 日前,在古城街道松一村出土了石人石马等文物。据考证,此次出土的文俑、武俑和石马是南宋时期墓道石像生。 3月25日,松一村朱安自然村村民徐启建、任福满在新村开建的田地中1米以下的泥土中挖出了一个手捧笏板的文俑。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还相继出土了石马、武俑各一个。石人出土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前往观看。 当市文保所工作人员获知消息赶到松一村时,石像生已经由村委会干部组织人...
据考证,这些“石像生”墓主为宋代皇后谢道清之曾祖 它们与临海的谢里王村、洗菜桥路、深甫路都有渊源 去年6月份,临海汇溪镇牌前村一对明代石马被盗,让明代状元秦鸣雷和“状元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最终石马也在警方努力下被追回。近日,在临海古城街道松一村,又出土了石人石马等文物。据考证,这些石人石马,是南宋皇后谢道清祖上陵墓前的石像生,比“状元坟”前的石马还早数百年。 新村开建,地里挖出石人石马 ...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和市园林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由于这些石刻年代久远,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风化,其中一对石将军均有一条裂缝,如遇外力将有倒塌之险,对此,市文保所已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为了预防人为破坏,消除安全隐患,市文保所建议市园林局在石将军的外围设置金属护栏进行保护,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位于万象山公园内,共九尊,分别为...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是老杭州最认同的皇城根儿。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十几年的雕琢,这里的历史人文魅力复活,曾经的繁华得到成功续写,成为老街保护兴盛的先锋和模板。 此次市党政代表团看杭州、学杭州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徜徉在这“活化的历史”中,代表们啧啧称奇之余,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走现场—— 重现传统水乡意境 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在大规模城市改造中失踪的浓...
3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摄制组走进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将镜头对准了“临安人的一天——杭州民间收藏的南宋器物展”,寻访南宋的秘密。 摄制组编导一行在3月13日曾到官博进行踩点,详细了解办展初衷、策展思路,并认真参观了展览。“临安人的一天——杭州民间收藏的南宋器物展”围绕一对南宋小夫妻的一日生活展开,通过六个场景将精心甄选自十多位收藏家的240余件(套)藏品串联起来,还原了南...
浒墅关“赵王坟”发现的金砖,清晰地刻有“乾隆伍拾玖年成造细料贰尺贰寸金砖”边款。 高新区浒墅关镇上塘地区近日发现南宋“赵王坟”遗址,现场挖出部分金砖。经苏报牵线,考古部门前天傍晚已紧急介入。 热心读者、“吴文化学习群”QQ群友钟华6日下午向苏报报料,浒墅关上塘地区在平整地块时,在浒墅关中心小学原址处发现“赵王坟”遗址,里面出土了不少清代金砖,品相较好的已被一些挖掘者取出并随意买卖。钟华还发来了...
图①为造桥路碑全貌。 图②造桥路碑需三四名成年人一起使劲才能抬起。 图③造桥路碑被妥善转移至蕉城区博物馆。 昨日,在蕉城区漳湾镇蒋澳村几名村民的合力下,一块“庞然大物”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蕉城区博物馆,别看这“庞然大物”其貌不扬,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来,这是蒋澳村内的一块造桥路碑,出自南宋时期,重约400余斤。 对于这块“造桥路碑”,蕉城区博物馆馆长钟荣富坦言并不陌生。据其介绍...
每逢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灯谜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在我国由来已久。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南宋时,首都临安(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在此间透露,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正式启动。 吴元新近日在天津举行的“非遗与生活--大吉”系列艺术活动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过去,蓝印花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不论是孩子刚出生时裹在身上的襁褓布,还是新人结婚时绣有‘麒麟送子’‘凤戏牡丹’等图案的被面,用的都是蓝印花布。” 据了解,蓝印花布源自...
图注:南宋刻本《仪礼经传通解》 在拥有近一百四十年历史的东京大学里,东京大学总合图书馆(东京大学本乡校区的中心图书馆)、文学部和东洋文化研究所是藏有汉籍最丰富的三个地方。 该书最早刻本是南宋嘉定十年间刻本。此书半叶7行,行15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下记刻工姓名,是一代大儒朱熹之作。南宋刻本流传至今尤其珍贵,然而原书三十七卷。续编二十九卷。 本书台北“中研院”亦藏有南宋刻本,然较多为...
昨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5年科研成果汇报会上,研究人员称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廓清了遗址的布局结构,衙署主要由东部的前、中、后三进院落及西部水池亭榭等景观建筑构成,坐北朝南,依山构筑。 据发掘调查、历史文献初步判断为宋元衙署遗址,与合州徙治钓鱼城密切相关,很可能是州治衙署或戎司驻所。 2013年,在钓鱼城西面的二级台地之上,背靠薄刀岭,下临水洞门段城墙附近发现了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