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斗艳,最美不过青花瓷了,青花即素雅与艳丽于一身,是历朝历代追求之珍品。而元青花的富丽雄浑、画风豪放及作品屈指可数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保存至今的完整元青花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样的元青花瓷片就相当有文物价值了。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龚轼的《陶歌》道出了青花浑然天成、不动声色的奢华。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
藏于河北省博物院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河北省博物院供图 它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经过火与土超高难度的艺术洗礼,将青花的素雅与釉里红的艳丽和谐统一; 它是元代宫廷的恩赏,见证了显赫一时的地方豪绅的盛衰兴亡; 它沉睡于地下数百年,50年前才意外地在一次建筑施工中被发现; 它的出土本应震惊世界,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最近公众才得以一睹芳容。 它就是河北博物院院藏6件国宝...
藏于河北省博物院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 河北省博物院供图 它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经过火与土超高难度的艺术洗礼,将青花的素雅与釉里红的艳丽和谐统一; 它是元代宫廷的恩赏,见证了显赫一时的地方豪绅的盛衰兴亡; 它沉睡于地下数百年,50年前才意外地在一次建筑施工中被发现; 它的出土本应震惊世界,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最近公众才得以一睹芳容。 它就是河北博物院院藏6件国...
新仿元代青花莲塘清趣陶玉壶春瓶 据有关资料记载,有记录的元青花只有几百件,欧美等国外收藏机构大约有两百件左右,国内全是1969年以后出土的,计有120件,而广东可统计的元青花藏品不足10件,但现在到处都说有元青花卖,甚至出现直径超过1米的元青花大盘,让人难以相信。 近日,有读者来信表示希望专家为自己的“元代青花罐”进行鉴定,广州市文物总店专家张卫星鉴定该器物后认为,是“新仿元代青花...
2005年7月,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得拍出约2.3亿元人民币天价,令这一稀世瓷器品种由学界进入大众视野。明起在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举行的 “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上,观众不仅能一睹“鬼谷子下山”真貌,还能欣赏到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伊朗以及国内数十家博物馆的80余件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异常珍贵与数量稀少不无关系。有学者称,全世界已知的元青花完整器仅300余件,这也为...
第一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四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它虽然出土于明代洪武四年墓葬,但是其造型和纹样具有元青花的典型特征——胎质坚致,胎体比较轻薄。撇口,弧腹,竹节形高圈足。白釉泛青,肥腴,青花发色微微泛青灰色,外壁绘云龙纹,小头细颈,斜方格纹龙鳞,三爪,内壁口沿绘卷草纹...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
艺术品收藏市场盛况空前,瓷器板块独领风骚。从著名的价值2.283亿元人民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到世界仅有4个的珐琅彩瓷瓶;价值2.07亿的清干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几年前,央视节目“走进科学”以《天价瓷片》为题,随后刮起一阵瓷片风。业界中常说,收藏瓷器需从瓷片入手,当高级瓷器求之而不得时,瓷片也成了珍贵的收藏品。北宋五大窑的瓷片、明清官窑瓷器的瓷片,还有大名鼎鼎的“元青花”瓷器的瓷片。 ...
元青花《刘皇叔求贤》图螭龙双耳盘口瓶,造型庄重典雅,具贵族气质,显中土兼西亚的大元朝艺术风格,是元代青花瓷瓶类的典型器物之一。瓶底表面呈现宽螺旋纹、乳凸及辐射状跳刀纹,修底技法粗犷。底足无釉,露出细腻光滑的白胎,隐约可见淡淡的褐红色火石红斑。瓶的器型,下部连座、上为盘口长颈圈项,是元瓷座瓶和波斯铜壶器因素的美妙结合,肩部的波斯菊,更添大元世艺术的揉合韵味。 此瓶有六层纹饰,腹部主纹饰绘“三...
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青花的世纪:元青花与元代的历史、艺术、考古》主要内容包括:干元精粹幽蓝神采、——走近元青花、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元青花与伊斯兰文化、元代青花瓷器与元代戏曲、最后的辉煌——落马侨型元青花、元青花研究综述、重铸河山一统的洪业、——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等。
中国文物网讯 8月8日下午,首届中国正蓝旗元青花精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正蓝旗教育局报告厅举行,华萃宫总裁黄平担任主持人。包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专家、民间收藏家、文化学者等各界人士在观看了首届元青花展后,向社会发出呼吁强音:请科学正视民间元青花收藏。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华萃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平主持 参加主题发言的有:包商银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资深文化学者王皓,故宫博物院研...
中国文物网讯 8月8日,为期一个月的“丝路蓝光——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博物馆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藏家、专家、学者150多人,齐聚元上都,共同见证“元青花回上都”的盛况。 开幕式上嘉宾云集 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藏家、学者、参观者 此次展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内蒙古正蓝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支持,中...
当人们漫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瓷之韵-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厅时,不禁会被一件既不像单色釉瓷器那么质朴内敛,又不似彩瓷那样五彩斑斓的青花云龙纹罐所吸引(见图1),画面当中的游龙好似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自由驰骋。青白两色之间交相辉映,散发着古朴而又灿烂的光彩,这便是青花瓷器独有的魅力,使得古今中外的人们为之着迷,不忍去手。 图1:元 青花云龙纹罐(国家博物馆藏)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从北京文...
元青花的装饰技法多样,有绘画、模印、堆塑、剔花以及镂空等多种技法。绘画有细腻与粗犷两种,或白地青花,或以青花为地留白纹饰。在具体的运用中,十分巧妙地将青花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结合起来使用,表现了元代制瓷工匠的高超制瓷技巧。 元青花绘画大致呈两种风格,一种是极为繁密,纹饰流畅,常常将一件器物等分成若干个装饰区域,而每个装饰区域内绘有不同风格的纹饰,主题纹饰或龙纹,或渔藻,或缠枝花卉,或...
元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粗壮,小器玲珑,如元青花的盘类既有制作硕大、口径多达40〜50厘米者,也有制作颇为精巧的小器。这些大盘分布较广,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如日本、美国、法国,尤其是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更是数量较大,这些纹饰繁密、造型多样的大盘正是适应当地穆斯林生活而制作的外销瓷。这些瓷器多为平折沿,或花瓣形口,或圆形口,均具有成型规整、不变形的特点。 元代碗的制作也是多样的,有大小之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