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励小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为做好文物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最强大的支撑,最持久的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在国务院的《意见》里,在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文物保护新格局,就这个问题我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角度谈点体会和观点...
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累计1404.13亿元,年均增长16.51%,其中中央财政文物支出累计607.1亿元,年均增长17.12%。财政部在积极支持全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文物管理的同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文物工作。 一是设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当前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落实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做出了部署。 3月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座谈会,探讨《意见》出台后的影响以及未来落地计划。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意见》的制定只是开始,而让《意见》发挥作用,才是下一步需要做的事。这份《意见》的重要意义何在?记者记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要积极动员...
中 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 任,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为习近平所关注、所思考。无论是对有关报告的批示,还是到地方考察调研,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 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于4月12日在京召开,来自文物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文物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展开热烈讨论。 把文化传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4296处。 刘玉珠说,“十二五”时期,我国文物保护力度明显加大,文物保护状况大为改善。基本摸清了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全国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总计766722余处;全面推进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收藏保管有文物的国有单位总数达到1.53万家,其中...
中国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昨天(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最近,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视频网站上“火”了起来,点击量超过了百万。这部纪录片不仅让一群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走进了中国公众视野,也引起了中国普通百姓对文物保护的关注。 ...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扇)作为拂凉工具,人们才普遍使用了。扇子与我国的绘画、书法、文学、雕刻等文化艺术相融合,历代的达贵显人、文化名流均与它结...
专家为观众进行导赏 专家为观众进行导赏 4月28日,“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在湖南长沙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包括国宝级文物贾湖骨笛、武曌金简等在内的300余件河南文物精品集中亮相。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单位共同举办,荟萃了3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的河南文物珍品,类型多样,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石雕造像等,其中不乏帝王、王公贵族的遗珍。 记者了...
考古专家介绍两块精美的壁画《树下高士图》已被盗墓贼揭掉。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态度,让文物保护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态度被强化定位。立足我省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