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施工现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建筑队,一边是考古队;建筑队为了赶工期,催着考古队尽快发掘,并设定“截止日期”。城镇化的浪潮下,抢救性发掘多为“救火式”挽救已经严重破坏的遗迹,我国地下文物伤痕累累。 抢救性发掘说白了就是救火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只有三项为学术性主动发掘,其余七项均为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据调查,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主动性发掘项目仅约占全部发掘项目的20%左右...
图为甘肃东部的庆阳市庆城县一汉族土绅墓葬中出土的唐代开元年间胡人俑造型(6月11日摄)。 图为甘肃泾川出土的春秋时代“翼兽形提梁铜盉”(6月11日摄)。 这是在甘肃靖远发现的北周时期古罗马鎏金银盘(6月11日摄)。 近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览共展出来自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的文物245件(组),部分文物“记录”了东西方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交流的历史。
苏东坡寒食帖。来源:台湾《联合报》 翠玉白菜。来源:台湾《联合报》 肉形石。来源:台湾《联合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北故宫“神品至宝”展即将赴日,24日在东京展出,共计展出231件珍品,除了人气宝物翠玉白菜、肉形石首次离开台湾,还包括苏东坡、王羲之等名人书画。 快雪时晴帖 休展没登日 6月出版的台北“故宫文物月刊”,详细介绍这批文物的特色。故宫院长冯明珠在“神品至宝赴日展关...
2012年,因长沙黄兴北路棚改项目,戴岳公馆被纳入拆迁范围。 上世纪80年代末,戴岳的幼子戴世选为了生计将公馆的一楼临街房子改成了门面,用于经商。如今,民主洗烫店、民主百货店等3个门店的门牌号都是“民主西街1号”。 戴世选一家现都挤在公馆里,为满足需要,他将房屋进行了一些改造,如更改门庭、间隔阁楼、粉刷外墙,对一些地方进行加固等。 这些改造影响了公馆被认定为文物。 就在公馆接到拆迁通知后不...
面对清苦的山中生活,张志道老人乐在其中 在海拔1600米的洛南县云蒙山,山顶悬崖边的古庙里居住着71岁老人张志道。为何要一个人独居高山呢?老人说,他主要图个清静,同时看护古庙内的文物。 讲述 独居高山只想图清静保护文物 昨日,记者从洛南县城驱车来到麻坪镇云蒙山下,随后沿陡峭的小道徒步3个多小时,来到了可谓“天险”的悬崖。悬崖高约30余米,一条小路从悬崖边穿行而上,一眼望去令人头晕目眩...
被发掘清理的古墓葬 出土文物发掘时在墓室中的位置 近日,县文物部门接群众举报,网岭镇北坪村燕子窝村民李某挖房屋地基时,破坏一座墓葬,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 据查,被破坏的是一座砖室墓,破坏较为严重,部分随葬品已被破坏裸露墓室外。县文物部门随即组织考古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陶瓮、釉陶罐、铜指环、铁刀、陶釜、五铢钱等,共计12件文物,同时发现少量“元和二年一月日”...
昨天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惊艳亮相,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有兴趣的您不妨前去领略什么叫“一言九鼎”。 “啊,好大的鼎!”“咦,这个鼎怎么是扁的”……昨天上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展出40件(组)殷墟文物,华美浑厚的青铜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古老神秘的甲骨文,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完美地展现了殷墟文化的精华,也反映了...
6月14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观众欣赏殷墟文物“卜甲”。 当日,由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举办的“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共展出青铜器、玉器、甲骨等殷墟文物40件(组),让西安市民了解辉煌和神秘并存的殷墟文明。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舍利。 2014年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出包括佛牙、舍利、跪捧真身菩萨像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供奉佛牙的金塔。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跪捧真身菩萨像文物。
子龙鼎 子龙鼎铭文 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商代末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该鼎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兽面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兽面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子龙鼎所铸铭文“...
6月1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墓室进行发掘清理。近日,两座古墓在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南一建筑工地被发现,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古墓中,一座为明代天启五年骠骑将军辽东副总兵祁公墓,另一座为大明万历三十年九月神枢营右副将署都督佥事宣府山西副总兵祁允楼墓。出土有墓志、绸带銙、陶器、瓷器、铜器、丝织品等文物30余件。两座古墓的发现,对研究蔚县明代晚期兵备制度以及北方社会、军事、文化等领域有重要研...
昨天一大早,小旭尧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他和其他20多名小朋友一起参加博物馆举办的2014“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请小朋友们将面前盆子里的黄油和面粉揉成面团,我们今天要做的是文物饼干。”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几个小时之后,小旭尧做成了“开元通宝”、“皇后之玺”造型的饼干。 数字博物馆口袋版运行 点击手机屏幕,就能近距离接触全省210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昨天,陕西数字博...
6月13日上午,记者从天长市警方获悉,经过民警的不懈努力,当地刚刚出土后被哄抢的众多汉代文物已经全部追回。 6月10日12时12分,天长市公安局秦栏派出所接到110的指令:宿扬高速秦栏镇境内四标段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随葬物品已经被施工人员哄抢。民警迅速赶到事发现场。 经初步勘察,现场遗留大量古墓棺材板和部分陶罐碎落瓦片。民警感到事态严重,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天长市公安局领导要求秦栏派出所...
2014年5月19日-5月23日,盖蒂保护研究所(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柯岑考古研究所(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s,简称UCLA)联合举办的第40届世界科技考古论坛(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
图为商晚期的司母辛方鼎吸引不少游客 图为造型奇特的青铜器 图为神秘的甲骨文张远摄 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40件(组)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甲骨文等亮相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与“后母戊鼎”来自同一时期的司母辛方鼎作为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吸引了不少民众围观。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2月13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