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9日,重庆市文物局联合市公安消防总队、市文化执法总队组成四个督察组,采取“问、看、查”的方式,对巴南区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工作开展督察检查,拉开了全市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督察检查序幕。 督察组一行实地检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之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孔园、听泉楼的安全工作,重点对安全设施运行状况、安全责任落实以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场抽查了安保人员对...
庞茂琨的《沙发上的女人》、高小华的《赶火车》……昨日下午开幕的《“艺术重庆”名家名作邀请展》上,近80位重庆当代知名画家的200多幅名作悉数亮相。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重庆创作中心、重庆商道文化传媒公司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两江新区海王星艺术重庆美术馆免费看展。 此次展览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大部分,涵盖《沙发上的女人》(庞茂琨)、《秋高》(侯宝川)、《孩时怀旧梦》(...
6月16日,石鸡坨土陶技艺30代传人刘海龙(右)在给参观者讲解土陶技艺的特点和鉴别方法。 想要近距离欣赏如何制作木板年画,免费吃到正宗的万州杂酱面吗?那就快来参加在龙湖时代天街举行的第二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吧。6月16日上午,该博览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包括荣昌夏布、梁平木板年画在内的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并涵盖美食品尝、文艺演出、趣味互动体验等活动。 据了解,本次非遗博览会...
6月18日,记者从九龙坡区政府获悉,由九龙坡区政府与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公园,目前正在完成公园的主体结构施工。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公园位于谢家湾付家沟片区。公园将打造成中国首座“抗战兵工”特色博物馆聚落群,成为全市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之洞汉阳兵工厂迁移而来 有107个防空洞...
迄今发现最早的重庆城市地图陈植炜摄 6月15日,西南大学展出重庆地方志,所展出的地方志涵盖清朝时期重庆多种地图以及民国时期的重庆街景和生活场景,再现山城百年来的变迁与发展。 地方志书简称“方志”、“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 重庆地方志之缙云山志 陈植炜 摄 重庆几经变迁,从巴国、巴郡、巴州、渝...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在万州天生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收获,研究院在该遗址新发现城垣、道路及采石场等多处宋代建筑遗存。 天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地处长江北岸,城址依山势而建,绝壁凌空,被誉为“天城倚空”,为“万州八景”之一。2013年,国务院将天生城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今年2...
市民在九龙沉香博物馆体验沉香制作 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名片,但知晓重庆火锅历史的人却不多。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文昌村,有一座高约37米、直径约21米的外形酷似“火锅”的建筑,它就是创建于2002年的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如今,该馆馆藏火锅器具已有1000余件,包括商代、唐代、明代等时期的火锅,以及德国旋转火锅、法国浪漫铸铁火锅等。不仅如此,它的创办者、现年70岁的聂赣如还收藏了2万余件与火锅相关...
今天早上十点,奉节县白帝城大遗址考古公园正式启动申遗工作,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白帝城大遗址位于奉节县城和瞿塘峡之间的长江北岸,南至长江岸边,东西两侧分别以草堂河和梅溪河为界,包括白帝、鸡公、马岭两山一岭范围内的历代城址。启动仪式上,奉节县政府与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白帝城申遗战略协议,为白帝城景区申遗工作进行指导。 同时,大成殿、鲍公馆、耀奎塔...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连日来,市文化委、市文联等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表示将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实际行动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市文化委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新跨越 市委宣传部...
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勘测院获悉,反映3000多年历史跨度的《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日前已编制完成并正式出版发行。该图集为研究重庆历史提供了地图工具,给重庆市民提供了直观的历史文化信息服务。 《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通过挖掘历史史料和事件,在地图上重构了重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图集共绘制地图254幅,收录照片200余张,撰写文字15万余字。分为“政区沿革”“城市变迁”“政治军事”...
6月1日,《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下简称《条例》)。为贯彻《条例》,当日重庆市召开学习贯彻《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座谈会。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洪斌,市文化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局长幸军,以及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大足区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张洪斌充分肯定了《条例》公布施行的重大意义,表示《条例》立法成果是有关方面长期以来加强大足石刻保护、共同...
6月1日,我市第一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我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将得到更加规范、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破坏文物、扰乱景区正常秩序等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戒。 大足石刻“五山”都在保护范围内 《条例》是专门就保护大足石刻制定的地方性保护法规,大足境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山摩崖造像、宝顶...
5月22日,重庆市云阳县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修复追缴的文物。日前,为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云阳县警方向云阳县博物馆移交了258件查办案件过程中追缴的珍贵文物。 云阳所处的三峡库区是遗址、墓葬等文物富集地区,一直是盗墓贼和文物走私贩子觊觎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大规模三峡文物考古的结束,许多不法分子认为有机可乘,纷纷到三峡库区盗掘文物。 库区各地公安机关迅速成立文物案件...
近日,重庆市文物部门会同市规划局举行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挂牌仪式,176处优秀历史建筑将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中,铜梁区林森公馆、南岸区安达森洋行、梁平区孟浩然故居等59处文物建筑纳入优秀历史建筑加强保护。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域环境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传统优秀文化,2014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局获悉,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日前正式公布,在历时4年的文物普查中,重庆全市共有148万余件文物登记备案,现在这些文物都拥有了自己专属的“身份证”。 据了解,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于2012年10月启动,2016年底结束。4年多来,普查工作涉及重庆10多个行业和领域,实现了全市国有单位全覆盖,并一次性通过了国家普查办的合格验收。 普查结果显示,目前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