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中国著名侨乡福建泉州,由海外侨胞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回乡所建的骑楼建筑获立法保护。20日,泉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进行说明。 中山路是泉州近代最繁华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曾入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 “骑楼建筑将泉州传统民居特色和南洋建筑风貌相结合,体现了泉州...
记者20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省校合作”推进山西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山西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将联手一起探索科研合作新模式。 会议召开前,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向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介绍了在201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的背景下,山西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课题合作、文物保护、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充分合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人才的重要...
象珠四村是我联系的村。这个村位于永康市西北部,距离永康市区约13公里,是象珠镇的集镇核心村。村里常住人口约1400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经养育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也留下了象珠古街和古建筑群等独具特色的历史遗迹。 村里有一条全长约1000米、永康最古老的街,它是明清时期象珠商业历史的遗存。古街曾经少有人问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酒坊、杂货铺等不少店铺已经开张。虽然整条街的修缮工作...
制图 张悦 上月底,由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办,市名城办、市规划局、市住建委等单位承办的“寻迹历史文化名城·最美宁波”系列评选活动,经过初评、社会公众投票、专家综合评定,最终评出10个“最美古村落”、10处“最美古民居”和10位“最美古建筑守护人”。 这一活动,激起了公众对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热情,也引起人们对如何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的关注和思考。 古村落古民居 数量持续递减 ...
近日,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同时废止。《条例》对于地下文物的保护、管理与利用有哪些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昨天,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对《条例》内容进行解读。 率先落实国家意见精神 “建设前考古...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古籍保护人员正在抢救性保护整理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用满文写成的古籍资料和历史档案。 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聚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记者从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查阅搜集到从清朝初年至民国末年的满文古籍资料和历史档案420件1794页,内容涉及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 古籍保护人员对这些满...
图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主办方供图 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北京和平宾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该书提炼和展示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50个北京建筑,这些建筑是新中国建筑时代北京作品的缩影与典范,是新中国北京建筑师的智慧人生与创作思想的展现,也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
12月18日,第五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松阳《传统村落保护的“拯救老屋”模式》案例荣获第五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创新奖。 “拯救老屋行动”是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监督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国传统村落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中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
2018年12月8日—9日,“‘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Belt and Road Countries)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
图①为单霁翔向青少年介绍故宫古建筑知识。 天空被大风“洗”成沁人心脾的蔚蓝。 低温让空气愈加清冽。 这样的环境,让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更添几分肃穆。 12月8日,《法制日报》记者行走在故宫博物院,又分明感受到这座古建筑群在“高冷”中透出的可爱。 这天,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北京市中小学校的300多名师生。孩子们用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他们对故宫文化的理解、对传...
近日,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项目取得建设部门施工许可,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 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项目由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批准建设,是国家首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重大项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片区,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业主,总投资约1.61亿元,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文物科技保护...
昨天,市委书记蔡奇来到延庆区就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工作调查研究。他强调,保护长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带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城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实施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为抓手,当好保护长城的表率,努力打造新时期首都文化传承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同调研。 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为让市民了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造像的历史渊源、价值内涵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其保护管理,近日,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瓶窑镇、南山村为南山造像增设了13块中英双语的保护管理公告牌和简介牌。其中保护管理公告牌共2块,介绍了南山造像的总体情况、特点和价值所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情况、保护管理要求、违约责任、举报电话;简介牌共11块,介绍了每尊造像的名称、体量、特点、价值等内容。 南山造像...
12月8日,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首个专家工作室——谭徐明专家工作室在宁波安澜会馆正式揭牌成立。揭牌仪式由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教授,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韩小寅等,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志愿者代表等参加成立仪式。 ...
12月13日、14日,由国家文物局支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云南大学主办的2018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和丽贵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研讨会受到澜湄流域六国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和行动”为主题,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