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悉,老河口木版年画升格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至此,襄阳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达到9个。 祖籍河南社旗的陈义文从12岁开始学习木版年画雕印技艺。老河口木版年画在2002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7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徐立平在千佛山庙会上表演长清落子。 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上,黑陶艺术家刘德功(前排右二)向游客介绍黑陶作品。 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刚刚过去,省城非遗现状引来不少市民关注。记者发现,长清落子等非遗项目后继乏人,面临灭绝的危险,而黑陶等则通过市场化手段绝处逢生,非遗传承冰火两重天。专家建议,非遗项目只有与市场结合才能保证生命力,并大力兴办专门学校,通过“以奖代补&...
目前,我国公布了三批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省、市、县名录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将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学艺者的培养和扶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已命名的148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已去世100余名,“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文化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将于今年内正式启动。抢救性记录将采用录...
2012年3月13日,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迎来了四川省非遗项目保护督查小组的来访参观。省非遗中心主任、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政军与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等20余人在宜宾市翠屏区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陈苏,副区长何春琳的陪同下参观了市博物院在大观楼举办的《宜宾历史文化遗产展览》。督查小组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听着解说,一边参观,一边交谈,对宜宾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
基因,代表的便是最根本的东西。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基因这个词被引入非遗项目中,安徽在建立非遗保护中心之后,再次准备建造非遗基因库,对即将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保存其最原始或原生态的部分。 为了建立非遗基因库,省文化厅将开展非遗普查,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能够加入这个“基因库”。 部分非遗项目濒临灭绝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皮影戏,看到会制作和表演皮影戏的民间艺...
龙从发的木雕船模、任本荣的汉绣、沈松柏的剪纸等“非遗”作品将不再“深藏闺中”。28日,武汉首批30件非遗作品经精心包装后,成为文化旅游产品,正式进入旅游市场。 为实现“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10月,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与任本荣、龙从发、沈松柏三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包销、代销、定制等多种合作...
新疆计划将维吾尔族民间手工木雕、哈萨克族药学和医学诊断技术等多项非遗项目融入新疆中职地方教材,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介绍,今年新疆20所职业院校共申报51个自治区中职教育地方特色教材选题,最终新疆民族手工木雕技艺等十几个与非遗有关的选题获得立项。早在2008年,申报《新疆民族手工木雕技艺》选题的喀什职业技术学校就聘请当地手工木雕艺人为教师,开设维吾尔族民间手工木雕制作技艺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各民族文化精髓和灵魂的重要载体。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冲击,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快速消亡,许多需要口口相传、以身相传、祖辈相传的技艺和习俗失去了传承人,失去了可供施展的文化氛围和场所。不过,有忧患责任感的有识之士已意识到这些文化消亡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并早早开始着手调查、挖掘、抢救工作。同时,他们深感个人力量微薄,呼吁政府、以及各界人士投入到抢救、保护...
12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工作,积极履行加入《公约》的义务,注重学习、借鉴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国在法国巴黎成...
2011“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团将于11月7日至20日在美国进行主题为“中国民族节日文化”的民族服饰展演。 展演将在弗吉尼亚州、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等地进行,不但将在舞台上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装,还将在台下用60块展板200张图片以静态展览的方式系统介绍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节日文化特点。 据介绍,“多彩中华”的48名演职人员,涵盖了四川、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的15个...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中国紫檀博物馆申报的“紫檀雕刻”技艺榜上有名。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艺术瑰宝,中国紫檀博物馆日前在馆内进行了紫檀雕刻现场演示。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紫檀雕刻”技艺传承人陈丽华女士也到现场为观众示范讲解。 “紫檀雕刻”技艺主要应用于中国传统的古典家具制作当中,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以特定的形式和技法留传至今的雕刻艺术,其历史悠久,风格纯朴。讲究的是手...
近日,2011中国(淄博)国际木火节开幕式暨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启动仪式在淄川区举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副市长韩国祥,淄川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淄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胜出席开幕式。 李新胜在致辞中说,淄川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淄川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后李文化时期,...
6月11日,我国将迎来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这也是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日前,记者从文化部获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已于5月底经国务院批准,至此,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达1219项。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评审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项目,并控制了入选...
【导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舞龙、南北狮、中幡、打花棍、特色空竹、曾庄大鼓等表演必不可少。6月4日,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迎来第三届端午文化节,各种民俗表演热闹非凡,其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表演震撼登场,引人注目。 北京市第三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开幕。 张爱东 摄 6月4日,北京市第三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开幕。本届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