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坐落于柳州市区北部石碑坪镇泗角村里的3座碉楼,是该市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记者11月2日前去探访时却发现,村民竟将其中一座碉楼圈起,用于养鸡。记者随即向该市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反映。 当天,记者跟随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对新区范围内已公布的文物及历史建筑进行调查走访。其中一处文物点,便是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泗角村碉楼。但当记者来到泗角村后却惊讶地发现,村子南面的一座碉楼被人圈占...
丹青寄情,翰墨抒怀。9月29日上午,广西博物馆内观者云集,南宁、柳州、桂林三地书画艺术家在邕聚首,以“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南宁—柳州—桂林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开幕式在此举行。此次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精选了三地书画家的180多幅精品力作。这些作品用精致的笔墨、充沛的情感,展现了广西的新成就、新风貌、新变化,以书画的艺术形式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献礼!中共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崔...
正南门遗址出土的唐代“波斯陶”,证明柳州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在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流散到内陆的其中一个支点。通讯员陈艾宇 摄 18年接力长跑、近两年漫长工作、3个月室内整理、上万件文物……柳州市博物馆在风情港内正南门遗址的西面和北面250平方米区域,展开了柳州历史上首次桂中商埠专项大型考古活动。近日,此次考古发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许多重大发现为破解柳州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一片...
图为市民在参观联华印刷厂旧址陈列馆 林馨 摄 “因年久失修无人打理,原来这个革命旧址地基下沉,随时可能坍塌。经过政府回购修缮后,如今已重焕新生成为一座陈列馆,免费对民众开放。”3月5日,广西柳州市博物馆东门城楼管理部副主任何如敏介绍。 何如敏所说的是联华印刷厂旧址,为1946年中共柳州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据点和印刷革命宣传品的秘密机构,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整的中共地下党活动旧址之一,...
近日,广西柳州市区域性博物馆理事会联合会(简称柳州博联) 召开工作会,54家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本次会议讨论了《柳州市非国有博物馆经费补助实施细则》,计划将非国有博物馆奖补机制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考评相结合,激励非国有博物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柳州博联还将继续探索博物馆群公共文化品牌服务,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博物馆群进校园活动。 ...
柳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常熟地理碑上“寻源” 常熟文庙修复工程刚刚完毕,在去年其修复工地出土了明代碑刻《地理图》,经过碑刻专家鉴定,这块碑由常熟知县柳州计宗道对原碑进行修整篆额。前日,柳州博物馆闻听常熟文庙修复完成,并陈列此《地理图》,专门前来“寻源”。 常熟文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计宗道为柳州人,在正德元年(1506)任常熟知县,他发现前任知县杨子器命工篆刻的《地理图》和《天文图》...
7月30日,柳州市在鹿寨县召开全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暨文化扶贫工作现场会,会上提出,将推进老厂区工业遗迹保护利用,推进三江和融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和创建工作。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已建成二级以上图书馆5家,一级文化馆5家(总数占全区20%),各类博物馆54家,全部免费开放。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柳州市已建成54家博物馆,有49家纳入广西百家博物馆名单;柳州工业博物馆系...
坑里尖顶建筑是当年一些扫墓人修建的门(白圈处)。 张翀古墓,不但是柳州知名的历史古迹,也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近日,一些市民和游客却发现张翀墓被围困在建筑垃圾当中,其中通往古墓的上山旧步道已经完全被堵死。悠悠柳江畔,张翀墓与毗邻的环江滨水大道,本应是柳州环江半岛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线,而如今这处古迹令人“难望”。 张翀及其母亲墓文物牌旁堆满渣土。 1 自治区级“文保”...
上图为“非遗学堂”现场。 一把剪刀,一把竹片,经过巧手编制,变成了一件件器物,既适合赏玩又非常实用,就像在玩“竹间指舞”。7月27日上午,“非遗学堂”第十四期壮族竹编少儿专场在市群众艺术馆举行,近30名孩子和家长一同在课堂上体验到了竹编的魅力。 本次课堂邀请到壮族竹编技艺传承人黄素娥到场指导,现场为参与者讲解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壮族竹编技艺,并手把手教参与者现场编制小花篮。
工作人员正在鱼峰山上拓印古代摩崖石刻。 作为国字号的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市拥有数量可观的古代摩崖石刻。千百年来,这些石质文物承受着自然、人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剥蚀、毁坏日趋严重。近日,该市古代摩崖石刻的维护与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专业古迹维修队将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市区内100多方石刻的病害防治工作,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多在“鱼马”两山 通过竞标方式获准承担此项工程的...
昔日的柳州电子管厂如今变成石尚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 近日,广西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又传来好消息:柳州市空气压缩机厂老厂区工业厂房等13处近现代建(构)筑物列入柳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被正式纳入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畴,这再度引发公众对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关注。 地处八桂通衢的柳州,自古商贾云集。新中国成立后,柳州的汽车、冶金、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广西的“工业心脏”。随着历史的变迁,柳...
近日,柳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向柳州日报社筹建中的柳州书报(新闻)博物馆捐赠22部珍贵书籍,丰富了博物馆的地方文史资料馆藏。 据了解,柳州书报(新闻)博物馆在筹建进程中坚持“公益办馆、共建共享”的思路方向,力图收藏、整理、保护并向公众展示我市创编、出版事业发展历程,得到了包括柳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 此次柳州市档案局(档案馆)捐赠的一...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是首开柳州赏石风气第一人,对柳州奇石形、质、色的特征做过总结……”这是广西柳州奇石馆工作人员的讲解词。这座迄今为止国内建设规模屈指可数的奇石馆正式对外开放已有5年。 2011年,柳州在广西率先启动博物馆群建设,5年后54家各类博物馆建成开放。更重要的是,柳州创新博物馆理念和分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拓展了传统博物馆分类概念,开创了文化传承新局面,一座“博物馆之城”呼...
图为柳州市骆越博物馆 “建立民办博物馆能保护流失在民间的文物,同时打造文化惠民新平台。”广西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科工作人员李义成9日介绍,三年来该市官方出资近800万元用于扶持民办博物馆建设。 宋代青白瓷龙虎瓶、战国巴蜀青铜剑、新石器时代玉斧,上千件与骆越文化有关的文物安静的陈列在柳州市骆越博物馆内。从大气磅礴的骆越青铜器到小家碧玉的宋窑古瓷,这个近500平米的民办博物馆内处处氤氲着历...
2月25日,由广西柳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博物馆和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曾国瑰宝”青铜文物展在柳州市博物馆开幕。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集中展示两周时期包括战国整套编钟在内的103件青铜文物精品、21件(套)国宝级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