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陆续发现了和龙大洞、抚松枫林等一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极大丰富了吉林省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为了进一步了解长白山地区古人类生存特点,填补学术短板,自2015年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计划的对长白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 ▲ 新兴遗址远眺 201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联合调查队,并于当年4...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百门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向外介绍称,通过发掘和比对,初步推断遗址距今8万至10万年。 百门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凌云县百门屯,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少量打制石制品,主要为砍砸器。该遗址为凌云县首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的年代对凌云县历史年代的重新确认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遗址考古学证据明确,从出土石...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成果显示:在该所与吉林大学今年4月对吉林省汪清县进行的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中,考古人员新发现含打制石器的地点63处,采集石制品1362件。根据地表采集遗物和裸露的地层堆积特点,综合多方因素,可初步确定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 汪清县位于长白山东麓,境内主要有嘎呀河、绥芬河两条河流。据此次考古调查的负责人徐廷介绍,本次专项调查以河流为依托,以河流沿岸的阳坡高阶地为...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重庆晨报讯 大量的石制品散落在遗址之中,它们诞生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重庆市考古专家的手中,这个埋藏着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秘密的遗址,被慢慢的揭开了神秘面纱。 这并不是属于重庆市的某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它位于数千里外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上。它的发现,填补了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工作的空白。而完成这一切的,是受邀前往俄罗斯的重...
大量的石制品散落在遗址之中,它们诞生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我市考古专家的手中,这个埋藏着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秘密的遗址,被慢慢的揭开了神秘面纱。 这并不是属于我市的某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它位于数千里外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上。它的发现,填补了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工作的空白。而完成这一切的,是受邀前往俄罗斯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三峡库区丰富考古经验打动俄罗...
记者15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西藏文研所)在西藏发掘尼阿木底遗址的过程中,出土文化遗物4000余件,该遗址地处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据悉,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今年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因而得名“枫林遗址”。据调查,遗址分布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东距长白山主峰约43公里。 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
日前,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处遗址位于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被称为“枫林遗址”,其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林遗址的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石叶、雕刻器、刮削器以及大量残片等,石制品原料以黑曜岩为主。专家推测,枫林遗址的年代极有可能...
日前,我省考古工作者在长白山地区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近500件,遗址的地层堆积最深处达到4米,为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地层剖面。 “遗址位于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所在山梁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遗址东北距头道松花江1公里,东距长白山主峰约43公里。”项目发掘领队徐廷说。 发现 搞旅游找到“枫...
工作人员清理出土大量石片、细石叶等石制品 考古人员在现场细致发掘 日前,我省考古工作者在长白山地区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近500件,遗址的地层堆积最深处达到4米,为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地层剖面。 “遗址位于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所在山梁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遗址东北距头道松花江...
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山西大学和大同市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大同、朔州境内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人类化石遗迹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与发掘,现已在大同县、阳高县等处发现50余处旧石器时代及动物化石地点。这一新发现,将扩大泥河湾盆地的内涵和外延,对进一步探索大同地区远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6月22日记者采访获悉,此次考古通过地层堆积、生物化石、C14测年测试三种方法,在大同县、阳高县等...
“蓟县旧石器考古又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4处,采集石制品千余件。这次调查,使天津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总量达到27处。”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盛立双20日对外宣布说。 2005年3月至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全面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13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次调查实现了天津旧石器考古零的突破,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由距今8000年前提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