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咦,这个东西有点奇怪哦!” 3月21日,凉山金阳县马依足乡木纳沟村的村民在建房、挖地时,先后意外挖出数件“宝贝”。经文物专家鉴定其中4件后,确定2件青铜短剑和1件铜削为战国时期文物,1件铁臿为汉代时期文物。 3月22日至23日,由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凉山及金阳文物部门等考古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木纳沟发现,东西700米、南北400米内多处,村民反映在挖地、修房屋挖地基时,陆续出土大量青铜剑、...
新奥燃气调压站位于洛阳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厥山东,为配合其建设,新安县文物局对该区域地下文物做了详细的钻探调查,该区域共发现古墓葬64座。 2012年9月,由洛阳市考古院配合文物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共发掘墓葬35座。这批墓葬多为长方形竖井墓,个别有生土台,台高 60-80厘米,其中M42为覆斗状,墓形相对单一,分布有序,多为南北向。从埋葬的习俗看,有仰身直葬,有侧身曲肢,其中侧身曲肢居多,...
新奥燃气调压站位于洛阳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厥山东,为配合其建设,新安县文物局对该区域地下文物做了详细的钻探调查,该区域共发现古墓葬64座。 2012年9月,由洛阳市考古院配合文物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共发掘墓葬35座。这批墓葬多为长方形竖井墓,个别有生土台,台高60-80厘米,其中M42为覆斗状,墓形相对单一,分布有序,多为南北向。从埋葬的习俗看,有仰身直葬,有侧身曲肢,其中侧身曲肢居多,如...
记者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这个区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时,发现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由18座墓葬组成的战国墓群。 宣化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说,目前文保所已对其中8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这8座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式,葬具为一棺一椁。通过发掘,出土了包括陶鼎、陶壶、陶豆、陶盘、陶杯等一批仿青铜礼器。此外,在墓葬中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动物骨骼,据推断为野...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精美陶器。刘连强 摄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青铜剑和箭头。 陈林 摄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1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战国墓群野外发掘已正式结束,12座墓葬共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文物122件。其中带钩8件,样式丰富、做工精致,较为罕见。 21日,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张杨村战国墓群考古队队长刘连强小心翼翼地将已包好的带钩取出,一件件整齐...
7月2日,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车马坑。今年2月起,文物考古人员对河南省林州市一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战国时期各类中小型墓葬近百座,车马坑两座,出土了200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等,其中青铜礼器约100件。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韩、赵、魏边界的划分,以及战国晚期豫北地区中小型墓葬的布局形制、丧葬习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7月2...
重庆开县余家坝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部完成,取得了重大收获。 重庆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介绍说,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日前完成了对重庆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大面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战国中晚期墓葬15座,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器物60件。这是对余家坝进行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专家指出,余家坝的考古发掘,对研究巴人的生活...
新郑郑韩故城西北2公里处和南水北调考古现场,在3个小河沟夹着的近1万平方米的岛状土丘上,考古人员竟发掘出深浅不一、多朝叠加的近200座墓群,以战国时期的墓葬为主,在发掘出的100多件文物中,有全国罕见的棺椁荒帷两处。昨日,现场的南水北调考古专家称此处荒帷的出土“意义堪称重大”。 万平方米内数朝人争入葬 昨日10时,在新郑市新村镇西侧的铁岭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一个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