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缅双方22日在缅甸蒲甘签署援助修复他冰瑜佛塔的协议。中方文物专家将进驻蒲甘,帮助全面修复这座在地震中受损的佛塔。 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在协议签字仪式上说,蒲甘佛塔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他冰瑜佛塔是蒲甘最大的佛塔之一。相信在中缅双方共同努力下,他冰瑜佛塔一定会恢复原有面貌,并成为中缅两国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成果。 缅甸宗教与文化部长吴昂哥说,缅中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希望加强...
此塔为清宫旧藏,通高123厘米,底座径22厘米,塔身八角形。塔基上下有青金石、翡翠嵌成的莲花瓣,束腰处有呈托举状的小金人八个。塔身八面均设有佛龛,内设佛像,龛门沿嵌红宝石一周。塔刹九层,每层八个佛龛共七十二个佛龛,龛内佛像分别用白玉、玛瑙、青金石、翡翠、碧玺、琥珀等制作。每层间有青金石塔檐,龛门均嵌红宝石一周。华盖周沿垂以松石、青金石制成的万福万寿璎珞。 此塔造型新颖独特,工艺精美别致,整体...
通州区人大六届三次会议11月21日将召开。记者从通州区获悉,通州老城的标志之一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已修缮完成,预计2017年年底前可重新开放。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古城核心区的地标建筑就是燃灯佛舍利塔。塔始建于北周末期,共八角十三层,高约56米。据介绍,燃灯塔于1986年左右修缮过一次,三十多年过去了,加上通州历史文化挖掘的需要,也考虑到城市建设对文物古建筑的影响,...
在中国木雕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五代木雕罗汉”。《八婺之宝》第四期,我们在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讲解下,来一睹这件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东阳木雕作品,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东阳木雕 中国木雕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木雕历史文化,并集收藏、研究、陈列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木雕博物馆。 走到幽幽的木雕博物馆,镇馆之宝五代木雕罗汉就阵列在木雕历史展厅。 ...
4月18日,金华市民期待已久的“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正式开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国兴、副市长祝伦根等出席开展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跃平主持。 此次展览由浙江省文物局、金华市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承办,展出浙江省内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造型、铜镜、石刻等佛教精美文物183件,其中有87件万佛塔出土珍贵文物...
昨天上午,“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国兴、副市长祝伦根出席了开展仪式。 展出文物分为佛事初兴、万佛神韵、佛国吴越、佛影流觞四个部分。其中,“万佛神韵”部分集中展出了87件万佛塔精品文物。除了万佛塔出土文物外,其他文物来自省内24家文博单位,许多都是镇馆之宝。 本次特展还推出几项活动:一是只要手机关注博物馆的微信...
今天,备受瞩目的“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特展”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展期持续至7月下旬。 展览由由浙江省文物局、金华市文物局主办,金华市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物馆联合承办,共展出全省183件佛教文物,均为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造像、铜镜、石刻等精美文物,全面展示了浙江作为“东南佛国”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 据悉,这是金华市博物馆首次与省级大馆合作办展,而“越地佛韵“”也将是该...
特展首次启用“云讲解” “今年是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水月观音的回乡还了金华百姓一个心愿。”据市博物馆副馆长徐进介绍,其中,万佛塔,是金华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是金华人心中无法磨灭的文化烙印。万佛塔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是金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1957年元旦,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发掘,万佛塔地宫内的经幢、金佛造像、金涂塔、铜镜、石刻等35类共183件精美文物重见天光。由于当时金华不具备收...
南朝鎏金铜大势至菩萨立像 万佛塔,是金华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是金华人心中无法磨灭的文化烙印。 今年是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年。4月中旬,浙江省博物馆与金华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的“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特展”将在金华市博物馆诗书传家展厅开展。本次将展出全省183件佛教文物,其中有87件是万佛塔出土的珍贵文物。 展览将到7月下旬结束,系统展示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
4月1日,金华市文物局举办了“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特展”新闻发布会,来自省、市级共14家媒体参加发布会。会上,对“越地佛韵”展览情况、重点文物进行了介绍,并举行了“五代•鎏金铜观音造像”复制品揭幕活动。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全省183件佛教文物,其中有87件万佛塔出土的珍贵文物,将系统地对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造像、铜镜、石刻等精美文物进行展示。同时,展览将首次展出国家博物...
中方专家认真讨论佛塔残损问题 航拍他冰瑜佛塔 缅甸,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间一片既开放又相对独立的文明空间,有着自身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5000年以前伊洛瓦底江流域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公元前后缅甸境内出现了早期国家,1044年蒲甘王朝建立,随后确立了南传佛教在缅甸的统治地位,蒲甘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佛教中心。斗转星移,如今的蒲甘古城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
2月15日9时,由中国、缅甸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缅甸蒲甘佛塔震后修复保护国际会议在缅甸蒲甘考古博物馆开幕。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部长都拉吴昂哥、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中国国家文物局外事联络司司长解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缅甸代表金珍敏(音译)女士,以及来自中国、缅甸、澳大利亚、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学科专家参加会议。 都拉吴昂哥部长致开幕辞。他衷心感...
2016年8月24日18时34分,在缅甸中部城市密铁拉以西一百三十多公里附近发生6.9级地震,致使万塔之城蒲甘诸多佛塔受损。目前统计数据表明,已有425座佛塔受损,其中严重损毁的有89座,佛塔壁画遭到损坏的有56座。受损佛塔包含了苏拉牟尼、阿南陀、达摩央吉、塔由比、皎古乌敏等知名佛塔。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向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发去慰问电,表示中方愿为蒲甘等地古迹修复提供...
受损佛塔 8月24日,缅甸中部遭到了6.8级强震袭击,导致数百座佛塔受损。 根据缅甸政府公布的数字,曼德勒省有241座佛塔受损,其中蒲甘—良乌地区就有215座。受损佛塔中不乏梯娄敏娄佛塔、阿南达佛塔、大达曼衍佛、五面佛等知名古迹。首都内比都的联邦议会民族院建筑也轻微受损。 缅甸总统府发言人吴佐泰8月25日说,总统吴廷觉率领政府数名部长当天下午抵达曼德勒省,视察当地灾情和救援工作进...
说起塔,总让人想起幽深的古寺,悠扬的钟声,一股远离尘嚣的感觉扑面而来,诸如“塔涌香花池”、“妙塔天花香”、“林间塔影郁苍苍”、“塔古灯犹照”、“遥礼前朝塔”等古诗句也不时涌入脑海。 镇江博物馆佛教专题展厅的近代檀香木佛塔(见图),令人印象深刻。檀香佛家谓之“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檀香木极其珍贵,我国天然檀香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砍伐殆尽,现在国内的檀香原木都依赖进口。因檀香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