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塔起源于印度,是伴随佛教传入我国的。如同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一样,印度佛塔传入后,与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和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造了造型不同、形式多样的中国佛塔。亭、台、楼、阁为我国建筑的传统形式;寺院、佛塔、石窟是佛教建筑的特殊象征。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汉代以前塔是不见记载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塔的建筑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后。今天人们看到的佛塔已...
黄地粉彩勾莲纹佛塔,清乾隆,高43cm ,底边长18.4cm。 塔常见于佛塔,意为:坟、庙、高显处等。它起源于印度,建塔之原义有三:一是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后为佛教所沿用之,存放诸佛菩萨、祖师、高僧之遗骨舍利或佛经,以彰表其功德,并作供养、膜拜之用。久之成为佛教的器物象征,且逐渐演变,呈现各种形式。 这件黄地粉彩勾莲纹瓷塔为藏式塔,顶部饰粉彩如意宝瓶形宝顶,下为宝盖形天盘和十三相轮。十...
蓝地粉彩勾莲纹佛塔,清乾隆,高43.4cm,底边长18.3cm。 此塔为藏式塔。顶饰如意宝瓶,下为粉色地宝盖。宝盖下是十三相轮,象征十三天。十三相轮及塔身均施霁蓝色釉地,上以金彩描绘勾莲、兽面及璎珞纹等。塔身内空,一侧开有欢门,内可放置佛像。最下是粉彩须弥方座,饰有缠枝、蕃莲等图案。塔座内空,可放置佛经。 此塔属于供养塔,一般置于佛前供案上,以示观想。根据它的制作工艺、瓷质、釉色、图案等分析,...
请市民帮这口井选名字 由于古井名称已不可考,市文物局讨论并拟出了5个名字,请市民朋友选择,如果有更好的建议,请发送短信至419734833@qq.com,联系电话:0579-82310703。 1.塔下井 古井毗邻万佛塔主体,以地理方位命名,塔下井非常贴切。 2.城山井 高山头古名城山,是金华古城重要的地理坐标之一,古井位置就在城山之上,从传承历史的角度出发,城山井非常合适。 3.永福...
井深约20米,直径2.4至3米,井里水量丰富……3月5日,金华市行政执法局在市区东市街高山头万佛塔公园工地,拆除高山头部队营房时发现一个疑似古井遗迹,遗迹位于军分区干休所大门南侧约30米处。 3月12日,记者现场采访获悉,经过3月6日和3月12日两次考查,市文物局基本认定该井是民国初期时浙江第五监狱所建。 高山头惊现超深大体量水井 “这口水井就在新万佛塔北侧不远处,发现时是被封存的。”金华市...
2014年金华古城地标万佛塔新址重建,引发许多金华人关注。近日,金华市文保所接到爆料,在东市街高山头万佛塔公园工地,发现一口非常深的古井。据文物专家初步判断,该井为民国遗迹,尽管这一带发现古井不少,但规模之大还是让他们有些惊喜。这口井是谁挖的,有什么用途? 发现 高山头一带发现的最大一口井 直径近3米,深18米 金华市文保所所长蒋金治介绍,这口古井是城管执法人员在拆除高山头部队营房时发现的...
近日缅甸媒体报道称,在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录的缅甸仰光蒲甘的古寺调查期间,又新发现几处佛塔遗址。其塔内文物普查工作预计将在2016年2月底结束,该遗址可能将于2017年作为缅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竞标列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与缅甸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吴登伦告诉国营日报记者:“到目前为止,蒲甘的11个行政区已发现佛塔800多座。有一些被埋藏于地下的佛塔,正逐步被发现。” 缅甸蒲甘历史古城是该国著...
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寺、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河北省文物局、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的“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宝藏艺术展”于8月20日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闭幕。该展参观人数为762905人次,创该馆今年目前为止观众人数之最。 此次河北省幽居寺释迦牟尼佛像“金身合璧”的宗教文化盛事是由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共同促成的。除...
石刻残件,中间带佛像 王先生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前几天牛首山西南麓的郑和墓园对公众免费开放一天,王先生赶去参观。墓园草坪上一石刻残件引起了他的兴趣。该残件近似长方形,正面和背面略有向内弯曲的弧度。正面有一个壸门状佛龛,内有一端坐在莲台上的精美佛像,雕刻得极为细致,佛像头部略残。 “这个构件我看了之后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王先生拍完照片回家后,赶忙查询资料。在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杨新华编著的...
近日,法国吉美博物馆低调归还了四件中国周代的猛禽金首,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流失文物的关注。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见到中国珍贵文物的身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这些漂洋过海被掳到异国的“走失的孩子”,一直都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内心。 针灸铜人重现他乡 天圣铜人 曾是太医院考试神器 ...
公元977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宫,下葬舍利;几乎同时,千里之外的吴越国王钱俶奉安“佛螺髻发”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今年11月27日,两地再一次结缘,打造最大规模佛塔地宫文物展览,来自定州静志、净众两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国宝级佛塔地宫文物首次亮相杭州,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展出的文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00余件,隋、唐、北宋时期的金棺、银塔便有9件。时代最早的舍利容器...
公元977年,吴越国王钱俶奉安“佛螺髻发”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几乎同时河北定州静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宫下葬舍利。11月27日,“心放俗外——定州静志、净众佛塔地宫文物展”与“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分别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武林馆区和孤山馆区开展。两项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定州静志、净众两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文物,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多达118件(组)。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
公元977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宫,下葬舍利;几乎同时,千里之外的吴越国王钱俶奉安“佛螺髻发”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2014年11月27日,两地再一次结缘,打造最大规模佛塔地宫文物展览,来自定州静志、净众两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国宝级”佛塔地宫文物首次亮相杭州,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定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既是工艺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
沧海桑田,多少风流人物不再,只有当年被深埋地下的宝物,又顽强地回到现代——今天,“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与“心放俗外——定州静志、净众佛塔地宫文物展”分别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武林馆区同日开展。 说起中国古代佛塔地宫,1987年、2001年发现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杭州雷峰塔五代地宫可谓家喻户晓,而定州两塔的名气没有那么大。其实,早在1969年,河北定州发掘的静志寺、净众院两塔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