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越窑青瓷瓯乐项菁摄 一词“China”拉近了多年来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但鲜有人知晓,以越窑青瓷作为乐器的“China+”——瓯乐,在中国大地“涅槃重生”后,亦流芳海外。 中国唐宋时期,这种以越窑青瓷为乐器的艺术表现形式便已盛行。后由于历史变迁,越窑青瓷瓯乐慢慢地淡出人们视线。 图为越窑青瓷瓯乐《听瓷》 项菁 摄 “1998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遗址发掘时,出...
图为2018年夏天,敦煌莫高窟人流如织。(资料图)冯志军摄 敦煌研究院6日公布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名单。历时半年从全球招募到的10名志愿者,将充分接受敦煌艺术文化知识赋能,在敦煌进行为期6周的守望寻觅之旅,通过专业洞窟讲解员岗前培训的考验,以文化守望者的身份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传播敦煌之美。 “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
记者21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对新疆出土的部分铁器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中原的生铁技术可能早至战国时期已经传播至新疆。 据了解,考古人员对新疆新源县加噶村墓地、伊犁特克斯军马场一连墓地、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等处出土20余件战国至秦汉时期铁器开展了科学分析。利用金相、矿相、X光摄像、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工艺考察,获取了该批铁器的制作工艺痕迹、显微组织、透射影像、成分等科...
福州开元寺是日本空海大师入唐之地。图为本性法师陪同海外侨胞参观福州开元寺。郑松波供图摄 阿根廷阿中体育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南美洲黄檗文化促进会分会长念彬,阿根廷福清同乡会驻福清联络处代表、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松波及缅甸福建商会理事、缅甸缅华文化旅游交流促进会会长念长云等一行,1日拜访福州开元寺,受到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等欢迎,双方进行友好座谈交流。 本性法师表示,佛教正在向全球化迈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钟欣摄 近八成文保单位无解说词?中国文保基金会推“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16年就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情况和解说词的覆盖情况作了调研,结果显示:在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56.22%;在开放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36.51%;在开放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仅占12.1%;综上,在全国各级开放的文物保护...
12月27日,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总结推广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出席并致辞,湖南、杭州、天水、沈阳、潮州、太原等项目实施地相关负责人参加并进行了现场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 顾玉才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首届国际学生中华诗词大赛上,巴基斯坦留学生马斯克以饱含深情的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获得评委青睐。 马斯克擅长写汉字,经常写文章发给巴基斯坦的亲戚朋友,介绍中国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和书法等传统文化。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
“红旗飘飘——革命将士珍藏文物资料展”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五展厅对外展览,如果您想看 ,但又没时间去博物馆,那么机会来了,目前这个展览的数字专题展以及虚拟三维展正式上线陕西数字博物馆。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发挥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作用,永久保存本次实体展览的数据,陕西文物数据中心自10月16日该实体展正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至今,经过30多天的数据采集和制作,对本次实体展进行...
11月24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年会暨“新技术与博物馆传播”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文博单位及相关企业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指出,传播为博物馆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新媒体时代,多样的传播途径让受众细分成为可能,要针对不同的受众、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布不同的信息,让博物馆能吸引到不同年龄、...
东四胡同博物馆的“印象瓦舍” 尽管没有价值连城的稀世藏品,也没有宽敞华丽的展陈环境,但位于东四四条77号的东四胡同博物馆还是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自开馆以来,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光顾这个小小的三进四合院。人们在这里找回老北京的记忆,品味胡同乃至整个四九城的文化。除了展示以外,胡同博物馆还成为周边居民的“会客厅”,让社区重新“活”起来。 修旧如旧 最大限度保留原样 从胡同西口进入东四...
江学文的剪纸作品江学文摄 憨态可掬的福娃、翩翩起舞的蝴蝶、丰盈喜气的“福”字……一幅幅剪纸五彩缤纷、形象生动,这些都出自湖北钟祥民间剪纸艺人江学文之手。日前,江学文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我喜欢剪纸艺术,已经坚持十年了,让更多人学习剪纸和了解非遗制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今年30岁的江学文是钟祥市新闻中心记者,工作之余,剪纸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江学文学习剪纸起步于他的大学时...
两件故宫院藏茶文物揭幕 高凯 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贡茶在480件左右,品类多样,来自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在历史发展中,贡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遴选和制作过程更为精细,包装也极为考究,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谈及院藏贡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万秀锋说。 以“香茗共享、匠心传承”为主题的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活动16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办。 当日中共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福建...
不久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美术学院、佛教美术研究中心合作主办的“2018·中国上海·佛教美术源流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荣春就“早期佛教造像的东渐与北上”的猜想进行了论证。他认为,中国佛像的产生、兴起,不仅存在于由西域而东的北方丝绸之路上,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中,逐渐形成了一条既不在佛教石窟密集的北方丝绸之路,也不在海岸线上的...
10月25日到28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记者在文博会现场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视觉呈现技术被运用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 在新闻出版广电展览上,这块长19米、高3米的大屏幕播放的影像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部数字影片叫《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它由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完成基础创作,再通过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和二维图像相结合的手法制成数字影像动画,还原了明代大运河通州段的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