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以提高经济速度、扩大经济规模为主要指标的“硬实力”的增长,更需要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全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却又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但存前朝一片瓦,留与子孙细把玩。”近年来,我市非物质…[全文]
前几天,义乌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有13个项目入选。至此,义乌的非遗项目名录已达80个,其中金华市级38个,省级12个,国家级2个。 本次公布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了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全文]
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作为民间祈福的一种仪式存在,还能在乡村的巨大诉求前实现生计,且过上比较优越的生活时,民间的仪式繁盛如花。而当民间对传统仪式的需求越来越淡化,精神的力量在减弱,如何解决生计问题,才是留住年轻人住在乡村传承村寨文化习…[全文]
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占祥给年轻一代传承人传授撒拉族民歌 撒拉族小演员们在土库曼斯坦舞台演唱 撒拉族民歌主要流行在我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及新疆伊宁、甘肃积石山县撒拉族聚集区。主要分布区域是我省东部的循化积石山川黄河南北甘青通道…[全文]
面对祖先馈赠的丰厚文化遗产,我市从非遗本质和时代特征出发,着力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形式,努力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 搭建非遗传习平台。组织实施了非遗师徒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开展非遗社会传习讲堂30个,建立常态化…[全文]
温州与丽水毗邻,同饮瓯江水,亲如一家人。12月1日,古韵悠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泰顺木偶戏走出了深山,在丽水市实验学校200多位孩子的欢笑声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动人的光彩。 作为今年温州市文化馆的文化交流活动,丽水是温州非遗“走亲”的第二站…[全文]
近日,2015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在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温州市参演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瓯绣、米塑、竹壳雕,以及韵味悠长的山歌《对鸟》、风情浓郁的民间舞蹈《翁垟渔灯》、色彩丰富的洞头渔民画,为全省人民传递着独具特色…[全文]
流动卖艺是古今中外民间艺术的一种存在形态,艺人把自身拥有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穿梭于乡村和城市之间,通过对某种艺术的表演展示,以艺术本体的魅力赢得观众的认可,并获得或多或少、或实物或货币的报酬。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全文]
近年来,山南地区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科学规划,强化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山南地区文化局积极组织广大文化工作者对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调查、挖掘、整理和申报…[全文]
昨日,新密市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使得新密市级非遗项目达到了53项。 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超化吹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麻纸制作技艺、溱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