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胡嘉蕊    

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变成一堵蜿蜒“白灰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他们是在用白灰“对长城进行修葺”,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长城专家表示,看到小河口长城被修得“面目全非”很心痛,但长城该如何修缮,至今仍没有统一标准。

辽宁700年野长城被修缮 网友称比破坏还可怕

有网友发布图文称:“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小河口长城被人用砂浆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该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有一段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详细]

辽宁野长城用水泥“抹平”涉违规 图纸未经审批

这段1200米长城的修缮方案正是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的,最终获得国家1000多万元的补贴资金。据多方证实,这段长城在修缮时涉嫌违规使用水泥,并且在修缮不到两年时间里,已出现路面下陷、墙体凸起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向辽宁省文物局局长丁辉求证,其回复称并不知情。[详细]

长城修缮别成另一种破坏

这几年,长城遭到破坏的新闻常见诸报端,不管是千百年来的自然损毁,还是人为破坏,每一段长城的消失,都是对“万里”的消解,当万里长城变成千里、百里,我们的文保部门会觉得愧对历史吗?[详细]

这是修缮长城,
还是“自毁长城”?

诸如此类的破坏性修复文物并不少见,其根源就在于违法违规成本太低,事后很少有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存在立案不送、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现象,对相关责任方的惩罚往往不痛不痒。[详细]

“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谁之过?

与自然破坏相比,长城的人为破坏更让人心痛。自然破坏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个时间过程内,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进行修补和抢救,可以把破坏控制在最小程度,而人为破坏则不同,往往是毁灭性的。[详细]

古长城修成水泥路
文物保护岂能任意而为

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在修复过程中闯了文物古迹保护的红灯,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要好好地思考一下在这项工作中到底犯是什么错误呢?尤其是花了很多钱,而如今让保护工作没做好,反而伤害了古长城的风貌。[详细]

明长城三成墙体消失四成保存差 有地方喊着保护搞破坏

中国长城学会发布调查显示,目前长城的保护面临四种威胁:个别地方政府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开挖长城;当地居民在长城上取砖取土、种植作物;偏远地区基础保护工作进展缓慢;长城保护理论基础薄弱。多位长城专家直言,一些地方借维修之名搞“重建”,甚至“臆造”长城。部分长城沿线居民把长城有口的地方变成“收费口”,有的把长城石墙当石料出售,以致土筑长城的遗址难找。[详细]

明长城仅8%完好:有地方破坏古城修新城

由于没有长城修复技术的专项研究和统一的修缮技术标准,长城“修复性破坏”日益严重。多位专家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关长城的技术管理法规。开展保护、修缮、复建时,应从规划、论证、立项、设计等方面都有科学、规范的程序,防止保护性破坏。不少专家还认为,做好长城的管理工作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保护、开发方针。首先要确立文物主管部门的主管地位,使其在长城保护工作中有地位、有手段。[详细]

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执法专项督察”实地督察

2016年9月20日是《长城保护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周年的纪念日。9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长城执法专项督察”督察组行前集训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会上对“长城执法专项督察”实地督察阶段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国家文物局督察司、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就督察方案、评分细则、工作依据等进行了讲解与导读。会后,国家文物局组建的5支督察组分赴长城沿线省份,启动实地督察工作。[详细]

允许社会资金参与长城保护修缮利用

今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说,通过过去10年的工作,我们已经摸清了长城家底,初步建立起保护框架,实施了一大批长城保护项目,向社会宣传了长城知识和保护理念,长城保护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然而,长城保护还存在包括自然损毁的加剧、人为破坏行为依然存在、管理保护力度不足等。在“十三五”期间,针对长城保护,国家文物局将指导各省区市逐级签订长城保护协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