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广东·深圳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 申报日期 2006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等地,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 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 ,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伴奏乐器有锣、鼓、钹、锁呐、螺号等。
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有鱼灯舞精彩表演 闻名遐迩的“一街两制”中英街素来有“购物天堂”的美誉,这里也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头角鱼灯舞”的发源地,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妈祖诞辰等节庆,五颜六色的鱼灯便会亮起烛火,伴着麒麟舞动,沙栏吓村里呈现一片灯火辉煌。近日,集中展示沙头角鱼灯舞传承和保护歷史的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深圳市首个以国家级非遗命名...
鱼灯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近日,记者了解到,中英街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将在下月中旬揭开神秘面纱。 “这里原来是附近商铺的货物堆放场所。”中英街管理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站在沙栏吓办公楼正门楼下,指着正前方向记者说。如今,这块原本混乱的场地已被正在修建的沙头角鱼灯舞广场所取代。很快,中英街鱼灯舞非遗广场就将竣工并交付使用。 作为鱼灯舞的传承人,中英街沙栏吓村的老村民和村...
在沙栏吓村300多年的历史中,沙头角鱼灯舞都是由男子演绎。以“巡游”“展演”加深市民对鱼灯舞的认识,以“论坛”探讨鱼灯舞的保护与传承。9月8日,在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回归广场,以“鱼”唱主角的“首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盛大启动。在广州番禺沙涌村的鳌鱼舞、潮州鲤鱼舞、河源连平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