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非遗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3月23日,以思木·创生为主题的“非遗传承·文创共融”两岸高校文创论坛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 本次论坛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台湾三义木雕协会、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常熟市东方红木家俱艺术馆主办,是“解构榫卯·写意东方”第三届黄公望主题两岸文创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之一。 此次论坛邀请大同大学吴志富副校长、东南大学艺...
高雄师范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元正林俊涵摄 厦门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及日本鸟取大学师生一行30人,近日专程赴妈祖文化发祥地——福建莆田湄洲岛调研妈祖文化,了解东亚地区社会民间信仰。 众学者此行在祖庙工作人员的陪同讲解下,参观湄洲妈祖祖庙,逐点了解妈祖文化的传播情况。随后,湄洲妈祖祖庙副董事长率祖庙众人与中日高校学者座谈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播。 日本鸟取大学...
2月27日,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在浙博孤山馆区签订共建协议,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互建教育与实践基地,共同打造面向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也是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让身心障碍人士在博物馆里以他们适合的方式获得学习体验,是近来年浙江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2017年助残日之际,浙江省博物馆启动“博物馆无障...
专业人才匮乏一直被视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瓶颈。记者从25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当日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水下考古人员培养从此进入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此次与山东大学的合作,将以人才联合培养为基础,以科研合作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对水下考古学科架构、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我...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界定为:面临“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是非遗大国,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演变,传统非遗一方面大受国内外文化消费者的喜爱追捧,一方面又正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传承危机。今天,我们刊发此版,就是想从教育的角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后、...
1月10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141所高校食堂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2017年4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肉夹馍“走出去”正式启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及加拿大四国合作代表签约,在海外发展西安肉夹馍。2018年2月和7月,西安肉夹馍分别落地英国和美国。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高校,使当地学子能方便地品尝到蜚声中外的陕西特色美食西安肉夹馍。此举也是让陕菜走遍全国...
图为学生们端详金属丝编,回忆童年。张玮摄 1月2日,1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学校师生共同用中国传统技艺过新年、迎新春。 图为齐天仓为学生讲解蒙古包摆件制作技艺。张玮 摄 活动当日,12个非遗及手工艺传承人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园,和学校师生共同体验剪纸、布贴画、金属丝编、手工刺绣、烙画等中国传统手工艺,以这样特别的方...
12月6日,“全国高校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年会暨‘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等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和全国三十家高校博物馆、美术馆馆长等80余人齐聚一堂。现场,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他说,高校艺术博物馆虽不如社会上的博物馆、美术馆那般有着较强的...
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展出非遗汉绣团队原画作品。武汉工商学院供图 日前,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非遗汉绣团队的原创作品将武汉风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相结合,以艺术屏风的形式呈现,受到了市场欢迎。 本次项目是由该校指导老师和16名学生团队组成工作室,为期一年完成。将装饰图案课程与汉绣图案开发相结合,提供具有武汉特色的原创装饰图案,开发汉绣文创产品定向主题图案。 目前,非...
活动现场 昨天下午,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文体楼内,一场“非遗悦心传承筑梦”——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扬州大学展示展演活动在此举行。雕版印刷、剪纸、杖头木偶、通草花、绒花、雀笼、板凳龙舞、临泽高跷等23个非遗项目走进高校,与青年大学生亲密互动。副市长余珽参加活动。 展示绝技:3个高校非遗传习社团授牌 “好精美啊!”非遗展示区扬州面塑展位前,一尊天兵形象的作品引起围观者们连连赞叹,除了...
11月8日至9日,首届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主办,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承办。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评议组召集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北京大学教授赵辉、...
“第四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幕。 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旨在探讨文博新科技时代下的高校博物馆运行管理的实际问题,为高校博物馆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张树庭及来自全国近60家高校博物馆、地方博物馆等百余名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主持。 北京市文物...
2018年7月至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岳庙小墩遗址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高校学生田野考古实习活动。 此次发掘的小墩遗址,位于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岳庙村小墩自然组东,为一处商周时期墩台遗址。来自安徽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四十名学生参与到此次田野考古实习活动中。在野外发掘过程中,驻小墩遗址的考古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并进行现场教学,及时答疑解惑,利用休息时...
西方修复理念与本土艺术品 材料的误解,使修复反成破坏 中国有专门的国家文物局对现存文物和未被发掘出来的地下文物进行统一的保护管理和修复发掘,但建筑、雕刻、绘画、镶嵌等品类繁多的艺术品保护需要不同专业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事专业修复。遗憾的是在中国由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在教育系统没有建立专业教学,从业人员除近几年从欧美留学专事油画修复的少数海归,大抵是文物自行培训以及近几年国家遗产院及文博部门聘请...
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征集、甄别、保护、研究、阐释与传播的专业机构,如今不再千馆一面,而是用风格各异的特色展览吸引师生和社会公众走进来。如何挖掘馆藏资源文化内涵,如何向观众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些都成为众多高校博物馆探索的方向。 学术研究的宝库 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其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沃土,是大学深厚学术素养和文化积淀的重要高地。 西北大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