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近日,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联合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近两年成功仿制出一件重约49克的素纱单衣。这是素纱单衣出土47年,首次得到官方授权并经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后得到官方认可的仿制品。 素纱单衣有三宗“最”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是辛追夫人的陪葬品,一共有两件:直裾素纱单衣和曲裾素纱单...
2011年4月28日,由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华展”开展,共有120余件珍贵文物首次与山西观众见面,其中千年不腐女尸“辛追夫人”颇受观众关注,开展首日就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前来观赏。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在讲座中也向观众解开了“千年女尸”不腐之谜。据刘小豹介绍,辛追夫人尸体不腐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深埋,一个是密封。根据湖南的地理环境,地下8米以下的土壤有恒温...
辛追复原塑像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许心怡)日前,“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在良渚博物院向公众开放。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丽的帛画、华丽轻柔的丝绸……120件珍贵文物,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据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
到汉这个时期,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漆器是耳杯。一个杯子,旁边俩耳朵。耳杯是个俗称,它的学名叫做“羽觞”,饮酒用的。这种饮酒的容器对中国酒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直影响到今天。今天很少有人写诗了,但写诗的人都愿意在举酒的时候说“觞”。比如李白有首著名的送别诗:“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更著名的一个故事是曲水流觞,对中国文化有点儿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羽觞杯,也比今天的酒杯好看,它比较浅...
工作人员小心摆放文物 红、黑两色作为主色调的展厅布置初具规模 昨天起,7箱马王堆汉墓珍品文物在常州博物馆进入开箱布展阶段,两千年前的瓜果、燃灰未尽的熏炉和辛追夫人的华服—— 一幅来自汉代的立体“图卷”徐徐展开 熏炉中燃灰未尽,瓜子、杨梅等瓜果依旧保持了基本形态,木俑、陶俑唇上的红漆虽斑驳但色彩依旧鲜艳……经过一千多公里跋涉,备受关注的《神奇的马王堆汉墓珍品展》文物于...
“打开棺木,第一层是黑地彩绘棺,第二层是朱地彩绘棺,第三层是锦饰内棺,到第四层尸体还用丝绸包裹着……”时隔40多年后,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讲到亲手打开棺椁的瞬间,仍激动不已。 今日,由长沙简牍博物馆主办的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第103期开讲,78岁高龄的老馆长熊传薪给市民带来通俗有趣的讲座——《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与女尸出土》,吸引众多考古爱好者和市民前来听讲座。讲堂上,配合着汉墓...
9月4日起,“神奇的马王堆汉墓”珍品展将在常州博物馆正式开幕,常州市民就能在家门口对这些珍贵文物一饱眼福了。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145件出土文物,其中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漆器、载有先人智慧的帛书、现代手工艺无法企及的丝织品,更有“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利苍”三枚印章等一批首度走出湖南的文物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记者16日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15日夜在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小学工地现场,挖土机意外挖出一座古墓。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闻讯迅速赶到现场,从挖出的土堆中找到20余件漆木器和青铜器。根据现场情况和出土文物初步判断,该墓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 在古墓发掘现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张大可介绍,根据现场出土的漆木器、青铜器,还有散落的棺椁以及墓坑中厚厚的白膏泥,可以确定这座古墓是西汉时期等级比...
曾发掘马王堆汉墓的湖南长沙市的一工地现场意外挖出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出土文物初步判断,该墓为西汉时期的贵族墓,与马王堆汉墓形制相似。 15日晚,在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小学工地现场,挖土机意外挖出一座古墓。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闻讯赶到现场,从挖出的土堆中找到20余件漆木器和青铜器,其中包括鼎器、壶和戈等。 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张大可介绍,根据现场出土的漆木器、青铜器,还有散落的...
日前,40多位学者聚集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提出对《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修订意见。 2014年适逢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中华书局推出了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编纂,裘锡圭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这是马王堆汉墓发掘40年来,首度全面整理并完整公布的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简帛资料。《集成》包括整理图版、释文注释、原始图版。其中整理图版是经过整理拼合的...
嵌绿松石透雕玉饰 奏乐俑 云纹漆耳杯 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 按1∶1真实复原的辛追夫人原像 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丽的帛画……近日,“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在余杭良渚博物院免费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展出的120件套文物艺术精品,精选自马王堆汉墓所出的3000余件文物,共分为长沙国与马王堆汉墓、钟鸣鼎食、歌舞娱乐、养生保健、锦荣华裳、家有藏书和大礼安魂等七个单...
为你还原二千多年前贵族奢靡生活 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3月15日,良渚博物院临时展厅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良渚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 马王堆汉墓,是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2年,当考古人员打开这座古墓时,看到接踵而来的珍贵文物,幸福得都快晕了。 大约五年前,科研人员复原了墓中女尸的原貌,其中有一张面容端庄的,被认为“长得像李湘”,...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马王堆汉墓传奇”出土文物展今天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分“传说中的马王堆”“千年古墓发掘揭秘”和“震惊世界的考古收获”三大部分,共展出漆木器、丝织品、帛书、帛画等76件(套)文物珍品,呈现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 马王堆汉墓文物展是2010年10月中意两国签署的《...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记载...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