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霍尔曼·亨特的《良心觉醒》 The Awakening Conscience (1853) 当拉斐尔画派的艺术家想要表达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题材时,他们找到了“堕落女人”这个主题,亨特也在其列。他曾经在妓女居住的街区游逛,希望找到灵感。这幅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并不是妓女,而是一个四处寻欢的富家女,亨特爱她爱得要娶她,并且要“改进”她的“道德”。但事实证明她的道德是不可改进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
霍尔曼·亨特的《世界之光》 The Light of the World (1851) 亨特的代表作《世界之光》(藏牛津基布尔学院)形象刻画精细准确,色彩强烈而突出说教。基督手持蜡烛现身曙光里,敲击一扇关闭的门,门前杂草丛生――亨特的这幅画被复制了几百万封,成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心灵支柱,是时代的一张圣像画,充满象征、情感和超现实主义的细节,跟葡萄干布丁一样又甜蜜又沉重。 该情节取自《...
10月9日,伦敦邦瀚斯拍行成功举办了《骑士桥瑰丽珠宝》拍会。由前拉斐尔派创始人之一、英国知名画家威廉姆·霍尔曼·亨特(WilliamHolmanHunt)珍藏的“米莱斯(Millais)印章金戒”惊艳亮相本次拍会,引起了藏家的广泛关注,并引发激烈竞拍。据悉,此次瑰丽珠宝拍会共呈现来自霍尔曼·亨特家族的11件珍贵珠宝藏品,均为威廉姆生前的典藏珍品...
霍尔曼·亨特的《世界之光》霍尔曼·亨特的《世界之光》 The Light of the World (1851) 亨特的代表作《世界之光》(藏牛津基布尔学院)形象刻画精细准确,色彩强烈而突出说教。基督手持蜡烛现身曙光里,敲击一扇关闭的门,门前杂草丛生――亨特的这幅画被复制了几百万封,成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心灵支柱,是时代的一张圣像画,充满象征、情感和超...
霍尔曼·亨特的《良心觉醒》霍尔曼·亨特的《良心觉醒》 The Awakening Conscience (1853) 当拉斐尔画派的艺术家想要表达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题材时,他们找到了“堕落女人”这个主题,亨特也在其列。他曾经在妓女居住的街区游逛,希望找到灵感。这幅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并不是妓女,而是一个四处寻欢的富家女,亨特爱她爱得要娶她,并且要R...
威廉-霍尔曼-亨特亨特1827年4月2日生于奇普赛德,父亲是商店的掌柜,不愿让亨特作画家。十二岁以后,就叫他在某事务所作勤杂工。然而,他的雇主看出亨特的才能,劝他作画家,父亲也终于勉强同意,就说“如果用自己作工的钱画画也可以”。所以亨特十六岁以后,一面画肖像画自谋生活,一面开始研究绘画,幸而找到在画院做见习生的工作,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事学习。 拉斐尔前派画家马道克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