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来自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的消息称,考古人员最近在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上千幅阴山岩画,对研究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发现的岩画群位于乌拉特中旗东部新忽热苏木乌兰楚鲁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几处山峰上,分布区域长约2公里,内容以动物为主,也有狩猎的画面。 岩画遗存最集中的地方在勃日和山主峰上,共发现近50组画面,每幅画面由若干个单体画组成,图...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日前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巴彦淖尔市政府关于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汇报,并研究确定申遗的相关事宜。 会议原则同意成立自治区阴山岩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宁夏等北方省区,共同设立了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尽快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情况,争取将阴山岩画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会议还决定,巴彦淖尔市政府要研究制定保护阴山岩画的总体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把阴山岩画与贺兰山等北方岩刻捆绑,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9月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的中国 河套文化节上传出的消息。国内岩画界专家学者认为,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符合《世界遗产名录》规定的“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为一种已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两大...
神秘的阴山岩画,有太多的谜团期待解开。图为部分阴山岩画。胡延春摄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有一座横亘东西的古老山脉——阴山。阴山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地带,也是珍藏阴山岩画的巨大宝库。在它苍茫雄浑的怀抱里,古代先民们为我们留下了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丰富历史画卷——阴山岩画。 从7月10日开始,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考古专家聚集到内...
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人员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东西近200公里、南北纵深60公里的阴山山脉上,新发现遗存的大量稀世阴山岩画。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此次发现的阴山岩画达千幅以上。岩画内容多以动物和狩猎为主,图形较大,画面清晰,写实性较强,绘制手法以磨刻为主。 考古学家推断,这些岩画大都产生于青铜器时代,距今3000年至2000年,对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
8月9日上午,巴彦淖尔市人民广场上,人头攒动,上万名市民在“传承河套文化、保护阴山岩画”的巨型横幅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而启动了全市抢救性保护阴山岩画行动。 在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阴山上,从西至东绵延300公里的群山中分布着大大小小近5万余幅岩画。这些岩画创作年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题材有狩猎、放牧、战斗、舞蹈、日月星云、穹庐毡帐、车、原始数码、图画记事符号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