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vⅲ-1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镇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镇平县 申报日期 2006 镇平玉雕加工业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玉雕生产起源于西汉时代,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宋、元两代玉雕生产开始渐具规模,明、清以来已成为本县的一大产业,且有出口业务。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平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支持鼓励玉雕产业的发展,...
“由古至今,中国人爱玉,至深至迷,镇平人制玉,中外驰名。”这是2010年镇平玉雕荣膺中国城市新锐名片时,组委会给予镇平玉雕的评价。 在镇平,最有名的是石佛寺镇老毕庄村的玉雕。这个小村子里80%的村民都在从事玉雕产业,年创产值近5000万元,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可谓镇平玉雕产业的缩影。10月9日,记者走进老毕庄村,探访这个小村子里的“玉雕大市场”。 “万户柴扉内,朱砂琢玉矶” ...
首届中华玉都“醒石杯”海内外玉文化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国际玉文化交流论坛暨镇平玉雕大师北大作品展,于4月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展期6天。 此次活动得到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中国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玉石分会、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支持,由镇平县委、县政府主办。首届中华玉都“醒石杯”海内外玉文化正文活动历时一年,受到了海内外玉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稿件2...
“传承与创新·仵氏家族暨镇平玉雕篇”系列之二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镇平不产片玉。 镇平无中生有,缘何成了中国玉石玉雕交易中心? 1993年,镇平县举办中国镇平首届国际玉雕节。 为办得隆重,镇平热情邀请岫玉产地——辽宁方面的领导、专家共襄盛举。 岫玉又名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看过镇平县石佛寺玉雕市场,辽宁方面...
“传承与创新·仵氏家族暨镇平玉雕篇”系列之三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辽宁人“封锁”中国岫玉,镇平人“迎娶”缅甸翡翠。 镇平石佛寺市场是中国玉石玉雕市场的“晴雨表”。由是,“岫玉潮”在悄然消隐,“翡翠热”勃然兴起。 但是,好景不长,“翡翠热”在镇平悄然引退。 “1995年,翡翠市场走向低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晓强说,“那时,国有玉器厂全面倒闭,更多农民拥入这个行...
“传承与创新·仵氏家族暨镇平玉雕篇”系列之一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这也是一种轮回。” 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先生将刚刚获悉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和嵩山少林寺(微博)释永信方丈相分享:新郑沙窝李遗址,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考古发掘的一处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竟然出土过水晶刮削器! 这是中国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第...
日前,由镇平县编纂的国内第一部玉雕专业志书《镇平玉雕志》正式出版发行。 《镇平玉雕志》记述了有史记载以来镇平玉雕产业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玉石、玉雕、玉器、玉产业、玉文化和人物六编。内容涉及玉石起源、玉雕设计、玉文化、玉产业发展等。资料翔实、语言精练、文风通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研究玉雕的专业志书。 (杨晓申 史明中 肖茜) 作者:杨晓申 史明中 肖茜
镇平玉雕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75年3月河南省政府公布的河南省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镇平县安国城遗址“龙山文化”层出土的2枚“圭形带穿玉铲”出土文物考证,鉴证了镇平的先人们远在四千年前,就已采用质地优良的玉石制作出即科学友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从中也揭示了镇平的玉雕业在这个时代已具雏形。 镇平地处中原,南阳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
在镇平,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与玉产业相关。镇平的玉雕产业可考的历史已超过了100年,目前,镇平从事玉雕产业的人员达30万人。 在以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改革试验中,镇平“项目带动,产业聚集”的发展思路之下是一条品牌化的道路。荣耀的玉雕世家。 6月10日上午,一块玉石摆在办公桌前,仵海洲正为将它做成什么而发愁。“要发挥玉石的最大价值,设计师就应该因地制宜,同一块玉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