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成都博物馆新展“双城记”上,一走进展厅,显眼的展柜里摆放着一个硕大的青铜器,乍一看,像极了一口火锅。看了展签上的文字介绍才知道,这件东汉建初四年朱提造作双鱼铜洗,是古代盥洗用的青铜器,还是个国家一级文物。 汉代贵族流行用铜洗 古人对洗手的细节非常讲究,先秦时期,贵族洗手称为“沃盥”。古人洗手极具仪式感,至少需要两人服侍,一人缓缓浇水,一人手持铜洗接水,主人在中间洗手。 铜洗最早...
汉 高12.6、口径29.18厘米 1959年杨德樊先生 捐赠 敞口,外折沿,鼓腹,平底。腹部有三道弦纹及一对兽面铺首衔环(环已失)。器内底中间阳文隶书“大吉羊宜用”五字,其左侧为一鹤形图案,右侧为一鱼形图案。洗是古代盛水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是汉代常用的吉语。 (杨桂梅)
汉 高8.6、口径36.1厘米 1949年霍明志先生 捐赠 敞口,折沿,直腹,平底。外腹无装饰,内底中间阳文篆书“君宜子孙”四字,其左右各一鱼形图案。洗,是古代日常盥洗用具,如同现在的洗脸盆,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君宜子孙”是汉代生活用具上常见的吉祥语,双鱼纹则是汉代洗中常见的装饰图案。 (杨桂梅)
今年3月,黔江区文化执法大队以及黔江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历时2年终于追回了两件汉代青铜器出土文物。 日前,黔江区文管所所长颜道渠向本报讲述了这两件青铜器从发现到收回的全过程。 曾以50元被收购 2011年7月,黔江区水市乡两村民在一堆弃土中发现了两件有些破损的青铜器。 当时,这两件青铜器被修水池的工人挖出后,并没有立即被发现,而是埋在土堆里,直到被雨水冲刷现身后,才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