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熊希龄曾在1913年7月被袁世凯任命为国务总理,后以实业、教育与慈善事业为己任,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光绪年间他作为随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参赞官之一,东渡扶桑,回国后即向湖广总督端方上书,提出一设学堂、二设公司的建议,并身体力行,在沅洲创立务实学堂,又在醴陵的姜湾办起醴陵瓷业学堂,以实现其“实业振湘”的主张。 醴陵瓷业学堂开办两个月之后,各速成班学员手制瓷品烧制出来,竟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彻底...
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于二十世纪初期,是醴陵瓷业宗师继承釉下彩传统烧制技术,融会釉上彩装饰工艺研制并开发的彩瓷新品种,而且由于该产品色彩丰富,无铅毒耐腐蚀永不褪色,驰名全国享誉世界。 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盘(见图)高4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11.4厘米。敞口弧壁浅腹,浅圈足呈滚圆泥鳅背状。底内施白釉,散布细小汗毛孔和深可见胎缩釉棕眼,显见釉下旋削痕。造型规整,纹饰疏朗,工写兼优,色彩绚丽。瓷...
遗产编号 ⅵ-5 所属地区 湖南·株洲·醴陵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株洲市醴陵市 申报日期 2006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驰名中外,享誉世界。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时隶长沙郡,汉初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置县。其土壤肥沃,自古为产粮区...
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径6.3cm,足径6.3cm。 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 湖南瓷业公司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龄(1870—1937年)在湖南创立。在我国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在制作技术和装饰方...
一、笔 釉下五彩彩绘常用笔主要有用于勾线用的线子笔和填色用的汾水笔及其它辅助用笔。 线子笔一般采用软毛的羊毫,主要用来勾描墨线、色线。笔毛较长,新笔使用前应在离笔尖 一厘米左右上边用线捆扎好,这样勾线用时操作灵活。 汾水笔有大小不同的数种规格,根据器型、画面的设计图样、单块面积的大小而选定汾水笔的大小。规格大的笔含水量大,适合汾图块面积大的,反之则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 其它辅助用笔有...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是20世纪初叶我国制瓷史上的又一发明。早在唐代(618-907),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开烧制釉下彩瓷之先河。人们发现和运用铁、铜等金属氧化物作为陶瓷装饰颜料,用“写意”的手笔在坯体上,绘画出以植物、动物、人物等题材和运用书法形式的装饰纹样,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220℃左右温度烧成,从而使器物上呈现出色相明确的褐、绿、蓝色的纹饰。因色料与釉料结合,经高温烧成而相互熔融渗透,造...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醴陵工艺美术家经过多年的钻研,功克了众多的技术难点。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釉下烧制技术。独特的工艺。和釉下的烧制方法,称得上是一件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 其选料精细、做工考究、胎质坚细、玲珑剔透、釉面光滑、晶莹润泽。有一种玉石般的感觉, 是既有品位又有收藏价值的瓷器。而且,釉下五彩瓷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是健康、精美的茶具的首选。 并且,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国内外都享有盛...
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据考古工作者对遗物的研究,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画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还有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的等品种。在纹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之外,还大量使用了花鸟,走兽、人物等题材,直接以绘画的手法来美化瓷器。这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个先例,在装...
“金奖百年’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珍品展”明起在南京东路新世界珍宝馆举行。展览囊括邓文科等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还有民国时期五彩瓷作品。 醴陵享有“瓷城”美誉,1906年当地工匠吸收中外陶瓷新成果,首创釉下五彩瓷工艺。1915年“扁豆双禽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0年“万花赏瓶”亮相上海世博会。本次展览衍生品“金奖百年”釉下五彩纪念对瓶就是以醴陵陶瓷史上这两件标志性作品为原型经...
釉下五彩这一装饰工艺的创始、正好在醴陵瓷业由粗到细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它是随着醴陵细瓷的烧造成功而出现的。素称“瓷城”的醴陵,位于湘东,是湖南省的一个大县镇,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瓷原料丰富,土质优良,具有发展瓷业的天然优厚条件。据《醴陵县志》记载,从十八世纪初(清雍正7年)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到二十世纪(光绪年间)的最盛时期,全县有瓷厂四百八十多家,窑户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形成了以东乡沩山为中...
1906年设在醴陵姜湾的“湖南瓷业公司”,是当时我国一个比较突出的新式瓷厂(见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中国的瓷器》)。瓷业公司到1913年改为官商合办。该公司设有圆器厂、琢器厂和彩绘室,机械室、化验室,电气室等,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工艺较先进,制作严肃认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公司一开办,就极为重视在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当时瓷业公司的彩绘艺人中,多是湖南地区热爱工艺的书画名流,最著名者有张晓耕、彭筱...
早在唐代,精美的中国瓷器就开始远销欧洲,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他们把中国称为“陶瓷之国”。 中国瓷器以其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震撼着整个世界,并使整个世界受益,从而受到世界人民的称颂。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英文“China”一词成为“中国”与“瓷器”密不可分的双关语。红园瓷器集中国几千年陶瓷制作工艺之精华,为中国瓷器深入世界延续辉煌。 ...
现代醴陵瓷器釉下彩“窑变”的掌控技术,使得古代不可控的“窑变”成为陶瓷工艺大师们随心所欲的创作空间。胚体其貌不扬灰不溜秋的釉色,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出窑之后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深浅相宜,光彩夺目。何为窑变?指瓷器在出窑时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烧窑的过程中,受到温度等原因的影响,使釉色变成人为不可控制的五彩绚丽的颜色。和其他陶瓷不同,目前烧制的窑变陶瓷分三大系列,花瓣...
今年的文博会继续依照以往惯例,于2013年12月13日在深圳市会展中心举行。各参会方纷纷献宝,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令参观者目不暇接。在本次文博会预热宣传中,“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了点击率最高的热点关键词,醴陵瓷“未展先热”现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专业从事醴陵窑收藏品,以打造醴陵窑“投资、展示、交流为一体,集线上线下同步展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