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节期间,甘肃省各级各类博物馆里人潮涌动,年味浓厚,文化旅游“淡季不淡”在博物馆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到“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观众量创历史新高 春节七天长假,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61万多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甘肃省博物馆观众量3万多人次,兰州秦腔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观众量逾5万人次,灵台县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庆城革命纪念馆等县级博物馆纪念馆观...
在博物馆不断融入百姓生活的过程中,“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许多人欢度春节的首选。春节期间,多地博物馆开展了多种展览和活动,让广大观众走进知识的殿堂,开启不一样的文化假期。 北京 故宫博物院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过法——来故宫看展览、赏宫灯、品老字号、感受年味。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实景体验部分则囊括整个紫禁城开放区域。...
爆竹声声辞旧岁,笑声朗朗迎新春。台州市博物馆自大年初二开馆以来一直到初六,每天推出精彩纷呈的宣教活动,和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感受台州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的魅力。 新年里的第一场活动是正月初二的“吉祥猪束口袋”,意在为我们兜住一整年的吉祥如意。谁说这是女孩子的活动,现场就有一位小哥哥认真地飞针走线,绣意正酣。 正月初三,动手制作“猪猪储蓄罐”。一只洁白的小猪,由小朋友们挥动画笔,自由发挥,点亮...
为庆祝中华民族传统佳节,营造热闹祥和、雅俗共赏的年节文化旅游盛宴,安徽省亳州市博物馆、亳州市文化馆结合“来亳州·品年味——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展摄影艺术展、非遗展演、亳州民俗征文、博物馆欢乐奇妙夜共四大类10余项品牌节目,让人民群众在阖家团圆之余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 “来亳州·品年味——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作为2019亳州文化旅游年首项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一是举办“大美亳州·...
松阳县博物馆春节临时展览——“这里是我们的家”、“古城记忆”老照片展、“生活”手机摄影展、全县域生态博物馆群建筑模型展,可以说是这个春节假期松阳必逛之地,为年味增添文化色彩。除了除夕闭馆以外,初一到初六共迎来近2万名观众。 展览内容复古又时髦。大年初一早上,松阳县博物馆临时展厅就迎来了一大批观众。“这里是我们的家”春节展览复原了老屋的墙基、门头、中堂、厢房、厨房等建筑局部场景。展柜中分别陈列...
己亥猪年,嘉兴博物馆里“年味”浓,“一起过大年”活动,让市民朋友们在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喜庆与祥和。 “年末辞旧 画意迎春——北方特色木板年画展”的亮相拉开“一起过大年”的序幕。结合展览,迎接新年,嘉兴博物馆里里外外装饰一新,博物馆大门上还张贴了大大的“福”字,两侧的“金童玉女”挂灯笼、放鞭炮喜迎八方来宾。年前,“嘉兴市中小学生春联书写大赛”掀起了活动的第一个高潮,220名孩子挥毫泼墨,220...
杭城的朋友今年新年去哪里?来浙博和古埃及文明一起跨年成为时髦的话题。“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作为浙博跨年展,春节期间,每天观众破3000人次,更是有一批可爱的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做义务讲解,带来一场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盛宴。 新年新欢喜,每个志愿者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微笑,迎接四面八方的观众。火爆的展览,有趣的讲解,特展展厅里人潮涌动。讲解志愿者们被向往知识的观众团团围住,...
上海的文化年味在哪里?答案或许要从美术馆、博物馆中寻找。春节长假期间,上海29家美术馆、84家博物馆照常开放,馆内熙熙攘攘的观展人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沪上美术馆共举办展览52场,公共教育活动20场,累计接待观众144464人次,日均人次超过2万。各博物馆、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展览39场,公共活动109场,参观人数高达59.56万人,同比上升30%,门票收入共计1033.73万元...
参观兵马俑的游客。张天柱摄 记者10日晚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2019年春节陕西各文博单位举办了新展览、公众教育活动、网络直播、年俗民俗展演、展览下乡、灯谜竞猜、国学大讲堂等920场次文化活动。据统计,共有1196万人次观众在陕西文博单位里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同比增长11%。“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 据介绍,随着《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的走红,博物馆被公众热捧。博...
新春佳节,街巷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福州三坊七巷游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位于三坊七巷内的福建民俗博物馆大年初一至初六正常开放,举办年画展、国粹京剧展演、趣味的手工体验民俗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游客在民俗馆里过大年。 福建民俗博物馆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吉庆丰年——年画展”在福建民俗博物馆内举行,此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19年3月18日。 带着孩子在馆内观赏年画的陈女士表示,孩子来民...
我们这样迎新春 12岁的蒙古族小朋友恩和来,在3年前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每周末他都会到博物院进行义务讲解。今年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新春系列活动了。 “在博物院里,能够学习到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各民族的年俗文化,很多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我也会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同学们,更好地传承民族的历史和家乡的文化。”恩和来说。 在恩和来的带动下,家人、同学也在春节期间一同来到...
1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外交部礼宾司联合主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承办的驻华使节“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各大洲8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交官及1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应邀出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外交部使团办常务副主任侯丹娜、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领导孙波、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袁卫民等出席活动。 单霁翔向驻华使节表示热烈欢迎。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精彩的图片介绍了故...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而美好的节日。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己亥年春节,故宫博物院特举办春节大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作为该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将于2019年1月23日在乾清宫东庑正式拉开帷幕。沉浸体验展融汇了故宫历史及院藏文物中蕴藏的过年元素,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形成春节文化与人的互动...
北京故宫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内容丰富吸引游客。图为1月23日午后,游客登临午门参观展览。 图为1月23日,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故宫紫禁城迎新御膳器皿 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清乾隆二年、六年、六十年,以及嘉庆元年皇帝开年吉语的复制品。 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清乾隆帝御笔《生春二十首用元微之韵诗稿》 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
憨态可掬的门神冲你眨眼、大雪漫天中稚儿堆雪、冰嬉时脚下步步冰痕、挥舞手臂招来蝴蝶翩跹……这是即将于23日正式对观众开放的“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 资料图:故宫文物(图文无关)。王晓溪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1日,记者提前体验了这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相融合的盛宴。按照展览内容,分为门神佑福、冰嬉乐园、花开岁朝、戏幕画阁、赏灯观焰、纳福迎祥六个部分。每一场体验都源于故宫博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