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波士顿博物馆藏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图》卷,绢本,设色,款署:“无色鹦鹉,来自岭表……为赋新篇步武吟。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印。 鉴藏印:元文宗·内府:“天历之宝”。明·戴明说:“戴明说印”、“宫保司马之孙大司农章”白文印、“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朱文印。清·宋荦:“商丘宋荦审定真迹”朱文印。以及清宫收藏诸印。 依据展览方图录介绍,“此卷《五色鹦鹉图》无疑...
《桃鸠图》,纵26.1厘米,横28.5厘米,绢本设色册页,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以“折枝”法画一枝桃花,上栖一鸠鸟。花枝勾勒精细,鸠的形象生动,羽翼开张,显得生机勃勃。笔墨设色上极富创意,枝叶以墨线勾勒,略加皴擦,而桃花则以色勾、染。鸠则融合勾、擦、染、点,尤具特色的是用生漆点睛,黑亮而富立体感,神采奕奕。鸠身以墨色为底,随类敷彩,难得的是赵佶在北宋长期崇尚水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重色,如头、胸部...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1082——1135),河北琢县人,是著名的书画家。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书法师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影响。赵佶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其人物、山水画等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其全盛时期。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
宋代画家极其注重写生、观察,所谓“格物致知”,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必求逼真精工,形神皆备。而北宋末的徽宗赵佶虽政治上昏庸无能,亡国奇耻,但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建树,却仍具有承上启下、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他亲掌翰林图画院,敕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著作,将画院置于其他各院(书、琴、棋等)之上,用科举方式选拔画家,于是书画家无不竭尽所能,精益求精,极一时之盛。尤其难得的是赵佶身体...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虽昏庸无能,但却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在宋代艺坛,他的诗、书、画均有精湛的造诣,可称“三绝”,且以花鸟画为长。 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体,后自创“瘦金书”,笔法遒劲秀丽,独具一格。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瘦劲而不纤,端正而不板,以骨气风神取胜,一点一撇,笔笔都见功力,雍容典雅,和他的工笔花鸟画十分协调。传世的《牡丹诗帖》可称其代表作。赵佶也擅长草书,传下的《草书千字文》全卷一气呵...
《听琴图》轴,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147.2cm,横51.3cm。 此幅描绘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的朝士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着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注视着拨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地用笔墨刻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
《雪江归棹图》卷,宋,赵佶作,绢本,设色,纵30.3cm,横190.8cm。 画幅的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雪江归棹(音照)图” 五字,左下角钤“宣和殿制”印并“天下一人”画押。 这是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画。画面起首远山平缓,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转而趋于平缓,整幅画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全...
《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纨扇页,绢本,墨笔,纵22.6cm,横24.5cm。 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裱边题签:“宋宣和枇杷山鸟”。鉴藏印钤“宣统御览之宝”,中缝钤“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各一方。 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色为多,然而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
《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24.5cm,横24.8cm。 本幅款识:“御笔”、“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鉴藏印钤“阿蒙秘笈”。 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这样的风格趣味为宫廷所好...
《芙蓉锦鸡图》轴,(传)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纵81.5cm,横53.6cm。 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
宋,赵佶《枇杷山鸟图》页,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 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 图绘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
宋代画家极其注重写生、观察,所谓“格物致知”,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必求逼真精工,形神皆备。而北宋末的徽宗赵佶虽政治上昏庸无能,亡国奇耻,但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建树,却仍具有承上启下、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他亲掌翰林图画院,敕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著作,将画院置于其他各院(书、琴、棋等)之上,用科举方式选拔画家,于是书画家无不竭尽所能,精益求精,极一时之盛。尤其难得的是赵佶身体...
纵25.8厘米,横26.1厘米。 绢本,设色。 图中绘腊梅一枝穿插于郁郁常青的柏枝间,两只山雀一前一后顾盼有情地鸣于枝头。右下角款署 “御笔”及“天下一人”,在“御笔”二字上钤朱文“御书”印。左下角钤有 “于腾私印”。 此画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交叠生长的柏稍与腊梅,梅枝上一对山雀相视而鸣,白梅点缀其间,春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点绘,神采奕奕。这是赵佶擅长的点睛之法。画面右下角...
宋徽宗赵佶注定是要扬名在人类的两个不同领域——古往今来皇帝中唯有他的书画最好、今来古往画家中也唯有他的官做的最大。 寥寥调侃之语作为开篇不免显得有失庄重。但赵佶生在帝王之家何尝不是一个具有很大讽刺意味的事情呢?他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都本应该是一条能成为游泳健将的鱼,但造化弄人却生在了鸟巢被安上了一双期待展翅翱翔、但又飞不起来的翅膀,最后却是苦了那双渴望大海的眼睛。 对诗人来说,言为...
说起赵佶,各人总会有不同的感叹,那是因为他们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历史学家与政治家故然有其评判,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会从艺术的角度来观察、审视。 艺术家与政治家本不相干,而艺术家从政当然会出乱子,这是由他们的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品格特微以及处事标准所决定的。艺术家从政是悲剧,这不难理解。让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但凡卓然艺术大家都是从仕途上碰壁,甚至头破血流之后,回归民间,隐逸脱世,脱离喧嚣,远离仕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