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几年,由于艺术市场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由过去主要以艺 术家和批评家为主体的单一发展链条被打破。资本的介入与市场的繁荣,加速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链的整体发展,从而催生了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经纪人、收 藏家和公众等共生的艺术生态链。这对当代艺术无疑是一个机遇,也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市场的强大冲击,在当代艺术领域各方面都准备不 足的情况下,使得艺术家往往脱离学术评价体系,而依赖于...
贾方舟 我曾在2002-纽约《中国水墨画百年回顾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国际艺术研讨会的发言中开篇讲道:“由我们中国人自己组织的关于水墨画的研讨会由中国移到了美国,由北京移到了纽约,这本身就是一件富有象征意味的事。窗外是森林般的摩天大厦,曼哈顿的上空高耸着的是自由女神像。在这样一个非常西方的环境下讨论一个非常东方的地域性话题——中国水墨画在新世纪的发展,让我感到的不只是开会的环境变了,水墨画...
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能够敏锐地感知他所处的时代,并且在他的艺术中做出回应。在整个人类群体中,艺术家是对他的生存环境反应最为敏锐的族群。虽然艺术家作为个体的人,其反应是极其个人化的,但也唯其如此,它才构成一种真实而独特的表述。 当我们面对赵文华近年的作品《城市影像》、《宽景》、《天桥》系列作品时,我们深感他对城市不无忧患的阐释是紧扣着时代变迁的大命题。都市化进程无疑是今日中国最具特征的现象...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策展人的概念源于西方,在西方艺术体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全球艺术市场的火热,策展人在中国慢慢崛起,变的日益广泛化,甚至变成一个竞相追逐的一个职业,许多批评家也纷纷走向策展人,担任起策展人的角色。就此现象,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了著名批评家与策展人贾方舟。 中国文物网:请问您是怎样定义策展人这个职业的? 贾方舟:策展人这个概念在西方实际上是体制化的一种身份。一个...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曹晓娟)10月31日,中国拍卖行行业协会在10月31日发布了2013年3季度经营状况简报。据统计,2013年1-3季度成交创2009年以来最好记录,成交场次累计41982场,实现成交额累计4169.3亿元。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共计169亿元,3季度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成交额达44亿元。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今年3季度成交创2009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这样的艺术品价格是否也表...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10月6日晚苏富比香港“亚洲40周年”开拍,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的成交价,成为首件亿元亚洲当代艺术品,既创出曾梵志个人画作的最高纪录,也成就了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曾梵志曾说“我不太愿意去刻意地了解市场,因为市场并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刚刚进入油画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油画可以卖钱,后来市场逐步好转,才开始有些了解。20...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2年,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来说,是悲情的一年。无论是艺术市场的低迷现状,还是查税风波对于当代艺术来说都是雪上加霜。然而2013年香港秋拍艺市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又重塑了大家对当代艺术的信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也摸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及方向,淘炼出不少优秀的艺术家。但令人感到忧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如当代艺术仍然存在着价值判断失焦、市场热点离散等状况...
编辑:批评家的第一身份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当代艺术批评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深阔背景下起步。 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价,许多与政治相关联的问题尚待澄清。那时的人们,思想中的参照系和理想模式还是五六十年代,旧有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给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带来突破性进展,禁锢着的头脑还想象不出未来的开放时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197...
中国的写实绘画在它一个世纪的经历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其在本体意义上的建构逐渐接近西方水准,但它也先后经历两次“陷落” ——一度成为意识形态的驯服工具,又转而在市场中成为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宠儿。它不仅在这两个重创中迷失自我,更具悲剧意味的是,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写实艺术早已是一个不再被关注的“过去式” ,早已成为艺术史链条中的&...
本刊驻京记者 周文昭 2012年上半年,当代水墨表现活跃,从深圳到北京,从上海到青岛,各种展览如火如荼。5月,中国嘉德(微博)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总成交额为1380万元。用嘉德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微博)的话说:“当代水墨该翻篇了”。那么,如何看待当代水墨的市场与艺术家的探索,当代水墨的价值究竟如何?本刊特别邀请到著名美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请他就这些问题展开解读。 当代水墨...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赵莎)赵梦歌的画使我想到我曾经策划过的一个名为“越界”的展览。所谓“越界”是指当下艺术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艺术家不再坚守画种的“纯洁性”而出现的一种越出画种边界的状态,也即画种间相借鉴互融合的状况。事实上,“融合”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国二十世纪的艺术与以...
我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断言:走向抽象,是水墨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理由是,从形态演进的角度看,水墨画的产生即标志了传统绘画从具象向意象、从写实向写意的一次飞跃。水墨画在其发展的早期,就已带有浓重的抽象意味。《唐朝名画录》曾记载王洽作画常在“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王迦南、蔡小丽夫妇于80年代初从中央美院毕业,80年代末旅居英国,在经历近20年的海外艺术生涯后回到国内又继续他们职业画家的生涯,并且决定办展与同道交流。熟悉他们的人都会有怎样的艺术期许?不熟悉他们的人又会有怎样的想象?如果他们的画比国内同行画得更超前是否显得顺理成章?如果他们比国内的同行更加执着于对传统的坚守是否会感到意外? 我曾在一篇讨论华人艺术家的文章中说,这些...
著名批评家贾方舟 评是与当代艺术发展关系最紧密的学科,它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并行的。虽然,批评还谈不上对当代艺术能起到引导作用,但在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批评至少能够及时地注意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及时地发现新的艺术潮流、新的艺术现象以及优秀的艺术人才和作品;批评能够用敏锐的眼光把握当下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判断,给予肯定,从而起到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 但是,从批评的实践和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来看,目前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