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荆州文物部门获悉,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室内清理工作进展顺利,发掘出的文物品种及数量远远超过168号汉墓中陪伴西汉古尸的文物,出土的雕花板图案精美,头像清晰可辨,为全国少有。 去年的发掘中,从谢家桥一号汉墓中,共清理出各类随葬品193件,按质地可分为漆木器、铜器、陶器、丝织品、竹器、铁器等几大类,按用途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礼器、乐品、车马器、丧葬用品等。目前随着清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考古人员...
荆州古墓开棺前,考古人员在揭取主棺上的第3层棺罩时,惊奇地发现,丝绸表面有一个白色横卧的人形影像,其头、身体、四肢均清晰可见。 为何出现神秘人影?考古专家和目睹的当地群众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记载墓主人形象的图像,有的说是墓主尸体的投影。 王明钦昨日解释,它看来像人影,但经仔细观察发现,其头及身体,与真实的人差别很大,纯属巧合。 吴顺清断言,棺罩上的神秘人影,其实是白色的霉斑。
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出土棺罩 墓主名“恚”,四子爵位显赫,同时出土目前我国最完整竹简和2.5公斤神秘液体 谢家桥一号墓自从考古发掘以来,墓主身份一直备受关注。昨日,隐藏在棺材里的竹牍将这层神秘的面纱,彻底撩开。 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208枚简牍,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完整、最完全的简牍。 经过近半个月的整理,谢家桥一号墓出土各类随葬品193件套。不过,出土的...
备受关注的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谜团初步揭开。荆州市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墓主名恚(读作慧),是西汉五大夫昌的母亲。 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表示,棺内墓主人尸体已腐朽,但从保存完好的骨架特征可以断定墓主人为女性。在墓葬东边厢,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扎竹简,用丝绳捆装完好,放在丝囊中。清理发现,里面有三片竹牍和竹简捆扎在一起,内容主要是“遣策”和“告地书”,...
谢家桥一号墓主棺放在荆州博物馆里,工作人员正为开馆准备灯光及相关设备 文物部门准备迎接千年湿尸 荆州谢家桥一号古墓出土的漆盘底部竟有一个“王”字,有专家推测,墓主可能为“王”。昨日,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宣布,文物部门已做好了出土千年湿尸的准备工作。墓主到底身份如何高贵?是男是女?尸体保存如何?这一最后谜底将于今日上午开棺揭晓。 工作人员粉墙迎...
11月26日晚,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主棺被成功吊起 当日23时40分许,距今约2000年的西汉古墓――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主棺被成功吊起,并装车运往荆州市博物馆,等待开棺清理。经过7天的紧张发掘,这一墓葬共发掘出文物193件(套),对研究西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丧葬习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是11月25日拍摄的从古墓中出土的一个木俑 11月26日晚,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
椁室进水,许多文物泡在水中 11月26日,进入荆州谢家桥一号墓发掘的第7天,全国十多家媒体云集荆州城,在万众瞩目下,现场考古专家如抽丝拨茧般相继揭取了覆盖在主棺上的四层丝质棺帷(不包括底层竹帘),丝绸纹饰的精美繁复和先进的工艺水平,再次印证了墓主身份的高贵和生前生活的奢华。据悉,主棺将于11月29日打开。 发掘现场全程戒严 昨日上午,墓地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一道铁丝栅栏将墓穴方圆200平方米...
色泽艳丽的精美丝绸令人叹为观止 造形奇特完美的木雕 截至昨晚8时,荆州谢家桥一号墓边厢陪葬品全部清理完毕,共出土文物175件(套)。其中,首次发现的多件文物,令考古专家欣喜异常。 今天,谢家桥一号墓现场刮起了约4级大风,气温也比前两天明显下降。为确保墓葬主室考古发掘顺利进行,考古人员用塑料布将整个墓葬全部封闭。记者在现场看到,清理、存放出土文物的海绵、宣纸、木板以及塑料盛器等,必备...
起吊转运主棺 转运主棺上取下的丝绸 今晚,长眠谢家桥一号墓2000多年的西汉墓主,首次入宿新家——荆州市博物馆。在那里,这位神秘墓主,将用随行的大量陪葬品向人们亮明身份,并解读封存千年的悠悠往事。 主室棺柩是考古人员今天瞄准的最后一个目标。随着边厢与主室之间的隔板、主室上面的横梁逐一拆除,陈放墓底的棺柩终于首次现形。棺柩长2.56米,高0.98米,棺身呈黑色,全部被精美的丝绸棺罩所覆盖...
昨夜,主棺被缓缓吊起 昨日下午,在谢家桥西汉古墓发掘现场,两件用于加固棺(俗称棺罩)的精美雕花出土,令在场的专家激动不已,现场专家说,这一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专家称,棺罩外两件雕花的出现,为考古界研究汉墓等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昨日,发掘现场刮起呼呼北风,工作人员在遮阳棚四周挂起幕布,以防沙土。 上午,考古工作人员在提取运走边厢的隔梁,其中每根重约300公斤的隔梁,均由整块楠木加工而...
出土的木俑 随着边厢内积水水位不断下降,荆州谢家桥一号墓中的更多文物出现在人们眼前。截至今晚6时,考古人员共从墓葬边厢中取出各类文物150余件,其中出土竹简,内容为何,尚待解读,令人关注。 昨晚,考古人员紧急抽水近2个小时,墓头厢、足厢和东、西边厢的文物在浸泡2000多年后,开始现身。 今天上午9时,记者在现场看到,谢家桥一号墓棺椁4个边厢积水已降至最低,考古人员正紧张移取各类文物。墓葬旁,...
考古人员在古墓足厢发掘随葬的板栗种子 考古人员在墓室足厢里捞取瓷器 漆木拐杖,带有木俑、车马的仪仗队,多个香囊,飘着酒香的铜壶。一件件珍贵文物,不断从荆州谢家桥一号墓棺椁中取出,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心:墓主何人? 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在考古发掘现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现在猜测墓主到底是谁,还为时过早。要等所有文物清理完毕,进行认真研究解读,墓主身份才可能得到清晰的揭示。̶...
考古人员仔细商议发掘的办法 灿烂如星的出土文物,见证着鼎盛辉煌的荆楚文明。 截至今天下午6时,谢家桥一号墓共出土文物150多件(套),基本分为四类:漆木器、陶器、青铜器、丝织品。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说,这些文物大多保存完整,精美考究,价值连城,不少发现令人惊喜。 一件青铜蒜头壶的出土,令考古专家兴奋不已。它身圆颈长、造型优美,密封得非常好,是西汉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打开瓶盖后,里面装有满满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