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贝(图),白色,呈椭圆形贝状,长1.6厘米,宽1.1厘米。正面微凸,背面平整,中间透雕一竖槽,竖槽两侧阴刻锯齿状纹,上下各穿一孔。贝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西汉时期其作为货币的功能已经退化,主要作为装饰品。这组玉贝共12枚,色泽白润,制作精美,在汉代装饰品中尚不多见。
三凤蒲纹玉璧(图),直径16.5厘米,肉7.5厘米,好2厘米,厚0.4厘米,重279.4克。玉璧两面雕饰相同。肉的中心部位均匀地分布有阴线棱格形地纹,每格中各饰一凸雕六角形蒲纹,蒲纹外有二周弦纹,弦纹之间又饰以斜条纹。肉的外部饰有栩栩如生、飘飞于云层中的三条凤,并将其分成三区,组成了一周凤纹。近外缘0.5厘米处又勾勒一周阴线槽,使其多层纹饰更为突出。玉色滋润,纹饰别具一格,工艺精细,技法娴熟逼真。
透雕龙凤纹玉环(图),直径8.5厘米,肉2.7厘米,好3.1厘米,厚0.3厘米,重33.8克。玉环主题纹饰为双面透雕曲缠盘绕变体飞龙,环周饰以流动飞卷形云气纹和凤鸟纹饰,与整器混若为一体,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凤舞之动感。雕琢刀法娴熟圆润,线条舒展流畅,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玲珑剔透,小巧精致。
鸡心白玉佩(图),长4.6厘米,宽3.3厘米,厚0.35厘米,重11.5克。整个器物呈长扁椭圆形,上端琢成心尖状,中部饰以直径1厘米的圆形孔,圆孔下饰有一未钻通的小圆点孔,下端为半圆形。左右两侧各饰以透雕变形凤鸟纹,正面光亮,背面稍凸凹。鸡心白玉佩两面均通体饰以阴刻舒卷、流畅的卷云纹。玉佩造型别致,工艺精良。
玉,一个美好的字眼,它伴随着一个民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中国人使用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做家传之宝或者定情之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玉器经历了诸多变化,总体上是由颇具宗教化色彩转向世俗化,具体到纹饰、器形的变化上,都是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其中以西汉时期的玉器最为出色。 在长沙市博物馆的库房里,收藏着数千件玉器,时间从战国时期一...
2006年,本报曾经详细报道了长沙望城风蓬岭一号墓的发掘过程,最终确定墓主人为西汉末年某位长沙王后。墓主人身份之谜揭开后,却引发了诸如王后墓葬为何出现在传统王陵区之外等疑问。而记者在刚刚召开的湖南省2008年考古总结会上获悉,就在去年,当地村民在距风蓬岭一号墓3公里处,一个名叫风盘岭的小山包上取土时,再次发现了一座墓葬。经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确定,该墓葬与风蓬岭一号墓具有同样的规格,同为王室墓葬。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