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里水西华寺挖掘出的古代遗物。记者何波 摄 随着考古人员对大殿遗址的全面挖掘,广佛千年古刹西华寺大殿的原始面纱也基本被揭开。记者昨天从南海里水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获悉,继发现南汉硕大柱础和千年残碑之后,日前又觅得三块刻有汉字“王”的龙头瓦当,推测为南汉时期文物。 现场: 出现8个时期遗址地基 昨天,记者来到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在深约3米、面积逾100平方米的西华寺原址大殿遗址内...
佛山南海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昨传来好消息—— 残碑仅比成人手掌稍大,碑文早已模糊不清 残碑碑文或暗藏西华寺“身世”线索 昨天从南海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获悉,继南汉时期硕大柱础浮现,初定西华寺为南汉官制寺院之后,再次“捕”得一块珍贵的千年残碑。碑文上显示的“玉清宫使”、“德陵使”等字样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
南海西华寺考古现场。 佛山南海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昨传来好消息—— ●残碑仅比成人手掌稍大,碑文早已模糊不清 ●残碑碑文或暗藏西华寺“身世”线索 记者昨天从南海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获悉,继南汉时期硕大柱础浮现,初定西华寺为南汉官制寺院之后,再次“捕”得一块珍贵的千年残碑。碑文上显示的“玉清宫使”、“德陵使...
摘要:现场挖掘出来的古代用具。工人正在现场小心翼翼地挖掘。图为现场挖掘出来的柱础,专家称这么大的柱础,可推断出当时建筑比较雄伟... 西华寺考古二期工程启动 初步判定其在南汉时已是官制寺院 沉寂两年多的南海西华寺考古日前全面进入二期阶段,考古人员将对大殿遗址全面挖掘,试图探寻大殿底下的秘密。 昨天上午,广东省、佛山市及南海区的多位考古专家前往南海区里水镇西华寺考古现场,了解考古最新进展。 ...
近日,在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城的带领下,省、南海区的数名文保专家特意到南海里水西华寺,这座平移30米重建完成了首期工程建设的寺院,在大殿之前30米建起了一座风格一致的寺院山门,而在山门与大殿之间则用围墙围合成一个小院落。 邱立城还透露,将在2010年底对西华寺大殿旧址进行全面开挖考古工作,更多的千年文物有望出土。 “新”寺亮相:旧红米石铺庭院大道 当天上午,记者...
新建成的山门。 大殿之下是否有地宫成悬念 昨天上午,在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城的带领下,省、南海区的数名文保专家特意来到南海里水西华寺,这座平移 30米重建的千年古刹完成了首期工程建设,在大殿之前30米建起了一座风格一致的寺院山门,而在山门与大殿之间则用围墙围合成一个小院落。 邱立城还透露,将在今年底对西华寺大殿旧址进行全面开挖考古工作,更多的千年文物有望出土。 新”寺亮相:旧红米石铺...
西华寺开拆以来,牵动了广佛许多热心市民的心。日前,记者看 到了省考古部门出台的西华寺迁建方案。西华寺在广州历史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它与老广们十分熟悉的“石门返照”美景又有着什么关系?而西华寺在拆建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什么?且看方案如何定论。 千年古庙西华寺拆卸已经进行几天了,昨天(21日),记者看到了省考古部门出台的西华寺迁建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图文并茂地将西华寺的前世...
“这个建筑构建的样子与广州的南汉康陵发现的构建一样,相信西华寺在五代时期就是官寺。”日前,广东省以及广州市的一批考古专家集体来到西华寺考古现场了解情况,在观看部分出土文物时,有专家惊喜地表示。 据悉,西华寺自考古开挖以来,已经陆续发现一批上自唐代、下到清末的文物,包括陶瓷、古币、建筑构建、祭祀物品等。其中以唐代的陶瓷和五代时期的建筑构建最具研究价值。目前,西华寺考古现场最...
当地村民获知再出土古碑的消息时,感到非常自豪 记者昨日获悉,南海里水镇草场村西华寺旧址再挖出石碑,据考古人员证实是重建时的功德碑,该发现进一步引起考古界的兴趣。据悉,历史记载中,西华寺一度与南华寺齐名,本次发现将有望分析出西华寺建设时间,里水的历史也有可能据此前推,当地村民称颇感自豪。 石碑出土时有裂痕 新出土的石碑长1.5米左右,宽约1米,大理石质,昨日上午刚刚清洗完毕。知情者透露,石碑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