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25日,江西省大余县新大余中学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工人在进行土层爆破挖掘时,发现20余枚椭圆形的“石疙瘩”。经鉴定,这些“石疙瘩”是恐龙蛋化石,化石年份约在白垩纪时期,距今1.3亿年左右。 当天上午11时许,施工人员准备对爆破后的大石块进行分解时,发现石块中间嵌着一些椭圆形的石头和厚度约2毫米的黑色碎片,觉得很像恐龙蛋化石但又不能确定,于是立即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也认为石...
12月25日,江西省大余县新大余中学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工人在进行土层爆破挖掘时,发现20余枚椭圆形的“石疙瘩”。经鉴定,这些“石疙瘩”是恐龙蛋化石,化石年份约在白垩纪时期,距今1.3亿年左右。 当天上午11时许,施工人员准备对爆破后的大石块进行分解时,发现石块中间嵌着一些椭圆形的石头和厚度约2毫米的黑色碎片,觉得很像恐龙蛋化石但又不能确定,于是立即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
10月20日,记者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获悉,一种新类型恐龙蛋化石首次在安徽黄山地区被发现。有关专家表示,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皖南地区晚白垩世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据。 据介绍,区别于已研究的其他恐龙蛋类型,黄山地区此次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建立了一种新蛋属新蛋种并建立了伞形蛋科,被命名为“休宁伞形蛋”。这一发现,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博士与中科院古脊椎...
近日,三枚保存完好的黄白色鸵鸟蛋化石现身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窑博物馆。它们分别重552g、492g、366g,最重的一枚长径约为170mm、短径约为140mm. 该鸵鸟蛋化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磁县下庄店村被村民发现。“生产队组织生产时,挖出三枚‘蛋状白色大石头’,其中一枚破了一个小口,透过小口看里面是空心的,村民觉得神奇,便送到县文化馆,经专家鉴定后确认为鸵鸟蛋化石。”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
4月16日,天台县地质爱好者蒋严根在当地赤城山景区附近的一处渣土堆中发现一块罕见的恐龙蛋化石,上面有3枚蛋化石,其中2枚直径10厘米左右,另1枚仅1.6厘米。蒋严根说,如此小的恐龙蛋在天台尚为首次发现。 据了解,恐龙蛋发现地在地层剖面上属“赤城山组”,经权威部门鉴定形成于9100万年前。“赤城山组”一带为赭红色地貌,周边曾发现过大量的恐龙蛋、骨化石。在该区域内,蒋严根曾发现过浙江迄今最小的恐...
广东佛山发现多枚恐龙蛋化石现场 南海大沥文化站 供图 广东佛山南海区大沥镇一工地4月17日下午发现多枚疑似恐龙蛋化石。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18日现场鉴定,初步证实为高风化的恐龙蛋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邱立诚称,经过确认,现场发现至少5个蛋,直径均约为13厘米至15厘米,是食草类恐龙蛋化石,属于白垩纪晚期。 据介绍,这窝恐龙蛋化石在距离地表8米多深的位置被发现,所...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恐龙的遗迹--恐龙蛋化石》展。焦洋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恐龙的遗迹--恐龙蛋化石》展。焦洋摄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宣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以博物馆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件件珍贵的馆藏精品,11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每月一星”系列展...
恐龙蛋化石 10月13日,32枚恐龙蛋化石躺在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仓库内,等待检测。 9日上午,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河头村一工地发现一些化石。有人认出是恐龙蛋化石,欲出2000元买走这些恐龙蛋化石。河头村村干部及时赶到,将恐龙蛋化石留下。 据了解,赣州市是我省发现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方。目前,赣州市有恐龙蛋化石3300余枚。 专家建议,当地可发展恐龙文化旅游产业...
形成于一亿两千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也在当今拍品市场上极为罕见。虽说有统计资料显示,国内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数量高达有几万个,总数居世界首位,国内地下埋藏的恐龙蛋化石资源异常丰富,但对于各地区的藏家而言,这些恐龙蛋化石属于古生物化石,已经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国家的考古学研究、地质学探索,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且升值潜力巨大,在未来的拍卖品市场上必定成为一匹黑马。因此,这些藏友们...
恐龙蛋化石发现者祝斌凯展示化石 化石局部特写 化石出土地点 “‘骆驼九龙’公司内挖到了恐龙蛋化石!” 8月5日,本报记者得到此消息。为了验证实事,记者专门邀请我县地质学者古梁先生一同前往。 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位于王宅江南工业功能区上松线南侧。在公司展示厅内,总经理祝斌凯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挖到的恐龙蛋化石。从事地质研究30余年的古梁先生迫不及待地拿放大镜观...
儿童在家长陪同下观展。杨毅摄 7月16日,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大连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恐龙蛋·诞恐龙》展览在辽宁大连开展,共展出化石标本138件,涵盖了大批量中国境内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旨在为观众呈现中国恐龙蛋化石研究的丰硕成果。 恐龙自发现以来,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恐龙繁殖的关键证据——恐龙蛋化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次展览将从“认识岩石与化石...
说起恐龙蛋化石,恐怕许多人并不感觉到陌生。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是由卵生动物恐龙排卵并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最终演化的结果。在历史考古学上,恐龙蛋化石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材料,特别适合于科学家们对古代地质的环境进行探索,也往往成为藏品专家们非常钟爱的艺术品。 据史料介绍,恐龙蛋化石最早发现于1869年的法国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即便到今天为止,科学家们进行了数万次的探索,也仅仅在世界范...
昨天上午,东阳市吴宁东路一工地内又出现了三枚恐龙蛋化石。经初步判断,它们应为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距今约8500万年,是草食性恐龙蛋。 直径约14厘米 出土过程中受损 “再挖半个月,肯定能挖到恐龙蛋。”上周末,该工地的工作人员葛先生对同事说。没想到,才过了两天,他的“预言”就成真了。 昨天上午9时左右,一位挖掘机师傅想在工地里铺条小路,他慢慢操作着机器,忽然,他看到了几块不一样的石头,立...
记者15日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研究员金幸生博士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缙云共同发现了一件早白垩世鸟蛋化石标本:缙云厚盔蛋。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蛋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在我省发现的第一颗鸟蛋化石。 这枚缙云厚盔蛋呈长形,长约5厘米、宽3.2厘米,蛋壳厚度为0.17毫米,因其独特的蛋壳微观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蛋化石科——厚盔蛋科,但鸟蛋属于哪种鸟类尚无定论。该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
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恐龙蛋·诞恐龙》展览23日晚于浙江杭州开展,共展出化石标本逾百件,本次展出了两件全球仅有的腹腔含蛋的恐龙标本,其中由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馆长冯正雄7月捐赠给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腹腔含蛋窃蛋龙复原模型”就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由于古生物标本保存的限制,不同的化石保存状况不同,而且化石只能保存在一个地方,这时通过制作化石模型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精细的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