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乾隆 长90厘米,宽46厘米,高173厘米 柜为紫檀木制,四面平式,紫檀木柜身,柜门面心、柜帮面心和绦环板均镶嵌有犀角雕刻的纹饰。其中顶柜门心板为龙纹戏珠纹,柜门面心、柜帮面心为二龙戏珠纹,绦环板为海浪纹。顶柜和竖柜门中部都装有錾凿花纹铜制面叶、钮头及吊牌,两边装有铜制合页,部分铜活已遗失。竖柜内漆浅蓝色里,中部装有抽屉架并列装有两个抽屉,下有闷仓。柜子下部装有牙条,足部有铜质云纹...
广州博物馆馆藏明代犀角荷叶杯,高7.2厘米,口径15.3×9厘米,底径5.5×5厘米,犀角质,撇口,杯口为荷叶状,内壁阴线刻叶脉纹,外壁浮雕含苞待放的荷花、荷叶及枝梗,杯足以镂雕技法雕刻出荷叶及枝梗缠绕等图案。此器造型浑圆厚重,技艺纯熟,为明代犀角雕刻艺术中的精品。 作为珍贵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最开始是与动物崇拜相关联的。据记载,古人曾将犀牛作为崇拜的对象,认为犀牛可以辟邪、镇凶、保平安;而作...
犀角亦称文犀角,是世界上著名的牙角料之一。殷商时期,犀角作为珍稀之物开始出现在我国古籍记载之中。到了战国时期,犀角被楚人用作雕刻,犀牛皮则被制作铠甲。宋代朝廷专门设有牙角作坊,为宫廷雕刻犀角等艺术品。中国不是犀角的主要出产国,从汉唐开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大秦(古罗马帝国)、条支(今伊拉克)等国的犀牛角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除了由外国使节作为礼品赠送给皇帝外,少量流入民间。十八世纪后,非洲黑白两种犀...
中国犀角雕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一是北京派,代表宫廷艺术,取材厚、大,表现皇室题材,工艺精美,不计工本材料; 二是苏州派(包括嘉定),工巧荟萃,讲究文人气息,多取材兰亭雅集、东坡游赤壁等题材,用料次于皇家; 三是广东派,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以花卉为主,用料较薄。中国历史上,犀角雕刻工艺在明清达到高峰,现存的亚洲犀角雕刻作品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的作品。亚洲犀角绝迹后,非洲犀...
据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和对70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角骨测定,我国古代曾经有过的犀牛属苏门答腊犀〈双角)和爪哇岛犀(独角〉,称“苏门犀”和“爪哇犀”。明清时代中国的犀角料均来自苏门答腊和爪哇。犀角来源稀少,价格昂贵,在古代即出现有不肖商人为利所驱,以水牛角冒充犀角出售之事,此“恶习”至今不绝。现在市场上,我们有时也看到有假冒的犀角品,主要是来自西藏的牦牛角或野牛角。据传,在西藏墨脱一带,...
雅昌艺术网讯——香港佳士得诚蒙一位欧洲知名收藏家委托,将推出一场重要中国工艺精品专拍。是次拍卖佳作云集,十五件拍品俱为玉雕、象牙雕及犀角雕工艺中的杰出作品,为收藏家穷五十载心血庋藏所得,印证了他对雕工精绝的文房瑰宝情有独钟。这场“欧洲私人珍藏重要艺术品”专拍将于11月30日在香港隆重登场,多件佳作充份展示了这名收藏家对中国历代文人(尤以十八世纪为然)...
犀角雕刻古已有之,从宋代开始,文人雅士开始在犀角酒杯、盏、觚上进行雕刻,以显示雕工和画工。至明代中后期,东南亚、非洲犀角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中国,犀角雕刻工艺也迅速走向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角雕名家。清代宫廷大约自雍正朝起开始制作犀角器,至乾隆朝达到鼎盛。 现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大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清宫廷犀角来源于越南、南掌(在今老挝境内)、暹罗(今泰国)等国进献的礼物和各地督抚的贡品。犀...
犀角雕精品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卖场,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据业内人士分析,虽说最近几年犀角雕珍品的成交价格上涨很快,但其后市的上升空间依然较大。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卖场。一场拍卖会上,犀角雕件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如在2010年5月下旬,香港佳士得举行的2010春季拍卖“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场,犀角雕件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如在香港佳士得2010春拍“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专场拍卖中,推出的30件犀角雕拍品全部成交。其中一件明末“犀角雕兰亭序杯”和一件清康熙“犀角雕莱菔尊”的成交价均达到了3986万港元,这两件犀...
南京的拍卖会近来周周上演,书画是艺术品拍卖会中的保留节目,而今年的拍卖会规模大多不小,除了书画拍卖,很多拍卖行特设了瓷杂专场。 记者发现,在最近的几场拍卖会中,都能看到象牙雕、犀角雕作品,且估价大多不低。记者昨天从部分拍卖行了解到,无论是犀角雕还是象牙雕,近两年正逐步被部分藏家所青睐,由于稀有、精美,许多作品的价格都让人咋舌,几百万一件再正常不过了。 快报记者 张波 象牙雕还在低谷 本月底...
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将于6月初隆重开拍。继五周年秋拍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取得100%的成交佳绩后,秉承这一良好态势,北京匡时今年春拍再次推出“意韵悠扬——明清犀角雕刻专场”,特别精心遴选了近二十件明清犀角艺术珍品,品质优良,雕刻工艺精湛绝伦。 本次春拍中有一件清早期 犀角雕九龙杯,与明代以来犀角杯的传统风格迥异,在造型和基础纹饰上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一件清宫旧藏的犀角雕万福来朝图杯极其相...
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初隆重开拍。继五周年秋拍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取得100%的成交佳绩后,秉承这一良好态势,北京匡时今年春拍再次推出“意韵悠扬——明清犀角雕刻专场”,特别精心遴选了近二十件明清犀角艺术珍品,品质优良,雕刻工艺精湛绝伦。清早期犀角雕九龙杯 D:17cm本次春拍中有一件清早期犀角雕九龙杯,与明代以来犀角杯的传统风格迥异,在...
文/斐翔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材质贵重、雕工精湛的古董珍玩往往是藏家关注的对象,而犀角雕刻制品无疑兼具了这两项特质,逐渐成为拍卖场上的宠儿。犀角的药用价值,一直为国人珍视。研成粉末后入药,既可解毒散热,亦可延年益寿。而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犀角常被雕琢成各款角杯,并饰以千变万化的祥瑞题材图案,使名贵的犀牛角脱胎换骨,焕发出更动人的风姿。 数百年来,犀角雕刻杯一直被奉为中国古代工艺品的主角,上...
近几年的拍卖会中,犀角雕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一场拍卖中,或几件,或几十件,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春季,香港佳士得举行的“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专场拍卖中,30件拍品全部成交。其中有两件犀角雕的成交价都达到3986万港元,刷新了犀角拍卖的最高纪录。北京古天一“心有灵犀”犀角专场拍卖中,推出的15件犀角雕艺术品成交率同样也达到了100%。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犀角雕的价格翻倍增长,但...
清 十七至十八世纪「洗桐图」盃L16 x W11.5 x H13.5 cm 重 379 g翰海2010秋拍将隆重推出“华郦馆珍藏-重要犀角雕刻”专场。拍品来自海外著名藏家历年存藏集珍,专场品质与规格均堪称近年少见。三十件明清时期犀角雕品质上乘,充分体现犀角精良材质之稀珍与玲珑工艺再造之华美。举凡一品,或为时代风格的典范,或为同类题材中佳作。17-18世纪“洗桐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