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首批游客参观西藏牦牛博物馆何蓬磊摄 西藏牦牛博物馆自2016年10月中旬闭馆,2017年4月18日该馆重新开放。 西藏牦牛博物馆开馆近3年,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牦牛博物馆以“牦牛精神”为建馆理念,以牦牛为载体,展示与之相依的藏族历史文化,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部分,详细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牦牛与藏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
牦牛博物馆logo,顶部是藏族画家昂桑先生的画一半牦牛脸一半人脸,反映了牦牛和藏族关系(代玲摄) 感恩牦牛厅的牦牛头(代玲摄) 牦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甚至象征着那些生活在巍巍高原上的人们 在拉萨河畔的柳梧新区,有一座鸟巢形状的建筑,这里就是拉萨市体育场。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牦牛博物馆就位于体育场的西北角。 走进博物馆大厅,大堂正面是一幅根据阿里日土县的岩画设计...
牦牛,又叫高原之宝、高原之舟,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以其一切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独特的牦牛文化。 在世界上牦牛最多的西藏,成立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博物馆,就是要将这些文化传承延续。 漫步在这座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筹备近3年、总投资1.3亿元的博物馆,新奇而又神秘。“他的展出就是为了保存...
牦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甚至象征着那些生活在巍巍高原上的人们 在拉萨河畔的柳梧新区,有一座鸟巢形状的建筑,这里就是拉萨市体育场。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牦牛博物馆就位于体育场的西北角。 走进博物馆大厅,大堂正面是一幅根据阿里日土县的岩画设计的一只奔跑的牦牛形象。大堂的顶部,是当代藏族画家昂桑的一幅一半人脸、一半牦牛头的名叫《牦牛与人》的画作。 走上二楼,首先走进的是感恩牦牛厅。“没有牦...
位于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建筑群内的西藏牦牛博物馆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于2014年5月18日投入试营运,并首度面向公众开放,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在其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该馆展品数量不断扩充,布展格局不断完善。11日,重新布展后的西藏牦牛博物馆再次面向公众开放。 11日9时40分,西藏牦牛博物馆迎来了重新开馆后...
专画西藏野牦牛的画家孟繁华近日专门画了一幅生动的野牦牛图捐赠给我区牦牛博物馆。孟繁华介绍,自己之所以专门画野牦牛,是因为感觉野牦牛的野性及狂野的美专属于西藏,这是一种西藏人的精神。“我从2011年起先后两次专门驱车前往可可西里拍摄野牦牛,第一次进去就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碰到了野牦牛,只有一头,离自己50米的样子。”孟繁华说,当他悄悄靠近并不断按下快门时,却不料被它发现了,...
记者8日从拉萨市文物局获悉,西藏首座牦牛博物馆主体建筑现已封顶,预计将于明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开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主要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主题,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牦牛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经过漫长的进化,牦牛适应了高寒缺氧的环境,数千年来与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相伴相随,塑造了藏族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拉...
新华网拉萨7月9日电(记者 张京品)记者9日从拉萨市人民政府北京援藏指挥部牦牛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获悉,西藏首座牦牛博物馆馆舍已经动工建设。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西藏牦牛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 “牦牛博物馆不单纯是动物博物馆,而是一座以牦牛为载体的藏文化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创意人亚格博说。...
牦牛博物馆 馆舍已经动工建设 西藏牦牛博物馆创意人亚格博介绍,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以其一切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了独特的牦牛文化。“除了保存的历史记忆,牦牛更应该提升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对于西藏来说更鲜明的文化符号。”亚格博说。 正在筹建中的牦牛博物馆,是藏文化重要保护地的一项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