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高峰,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两汉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最生动的图像见证,可谓之“绣像汉代史” 、石上史诗。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代人文荟萃,出土汉代文物众多,且质量上乘,其中尤...
安徽涡阳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出土4件文物 10月28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亳州市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该汉代土坑墓葬位于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墓长2.2米、宽1.6米。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居民区,加之地下水位高、管网多等原因,给文物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抢修清理和保护文物,该县在亳州市文物处...
10月28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亳州市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该汉代土坑墓葬位于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墓长2.2米、宽1.6米。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居民区,加之地下水位高、管网多等原因,给文物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抢修清理和保护文物,该县在亳州市文物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经过两天的发掘,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进行发掘 近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先别挖了,土里有罐子!”10月25日下午,在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工人突然发现挖掘机挖出来的泥土中包裹着一个深灰色的器皿,便赶紧让挖掘机操控员停止施工。 经过察看,泥土中还有其他样式的器皿以及残片。“我们想着可能是挖出...
为配合太焦高铁建设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焦高铁考古队对晋城市高平市西李门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西李门墓地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西台地,当地老百姓俗称此地为“大部落地”“西岭上”。台地西边紧邻二广高速,北接陵侯高速,南部以河西镇至石末乡的县乡路为界,东部至西李门村西南北一线。太焦高铁规划线路由北向南经过台地东边缘。经调查和勘探,墓地所处台地本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面积约20...
9月11日,省考古研究所公布考古发掘成果:今年春夏之季,为配合太焦高铁建设,考古队在高平市西李门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发现的24座古墓中,共发掘清理了春秋、战国和汉代墓葬16座,其中春秋晚期墓葬2座、战国时期墓葬9座、汉代墓葬5座,出土了大批有研究价值的文物。 西李门墓地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西台地,俗称“大部落地”“西岭上”。该台地西边紧邻二广高速,北接陵侯高速,南部以河西镇至...
继今年3月底我市文物工作队在天坛街道柴庄居委会南居民楼施工工地发掘了5座汉代墓葬后,4月中旬,市文物工作队又在五龙口镇西窑头村南的取土工地上发现了一处汉代墓葬群。目前,野外清理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最近怎么频繁发现墓葬?原来,发掘墓葬大多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因为春季工程施工多,施工前得有文物考古人员对施工地进行调查勘探,发现墓葬的概率自然大了不少。 那么,深藏在地底墓葬里的文物是如...
近日,京山县孙桥镇孙桥村六组村民在农田整改的过程中发现一座汉代墓,立即上报博物馆。该县博物馆历时4天,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如图)。 这座墓位于孙桥村六组村东头一岗地之上。这里以前有较大封土堆,当地人俗称“铜鼓地”,由于长期开荒耕种加之最近农田整改平整土地,墓地被夷为平地。墓地四周零散分布较多汉、宋、明清各时期墓葬及建筑遗迹。 据了解,铜鼓地汉墓抢救性发掘,为研究地域的丧葬制度与习俗...
36座墓葬,出土300余件随葬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昨天,德清县博物馆发布消息,位于德清县武康街道五龙村的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墓葬时代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应该是一处家族墓葬群,但墓主人的身份无法考究。”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德清县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将会对这批文物进行整理、修复。 去年9月,因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新校区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
36座墓葬,出土300余件随葬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昨天,德清县博物馆发布消息,位于德清县武康街道五龙村的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墓葬时代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应该是一处家族墓葬群,但墓主人的身份无法考究。”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德清县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将会对这批文物进行整理、修复。 去年9月,因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新校区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
为配合郑合高铁建设项目施工,保护我国地下文化遗产不受建设性破坏,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受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委托,于2016年10月对周口市淮阳县豆门乡张集文物点进行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此次勘探面积约19500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100平方米,发掘中首次发现带有陪葬坑的东汉墓葬。目前,考古发掘阶段已经结束,转入文物整理阶段。 遗址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周口晚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
为配合基建,考古人员近日对河南省沁阳市一在建工程中新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汉代墓葬19座,出土绿釉投壶等珍贵文物,为研究汉代豫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埋葬习俗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该墓群位于沁阳市区东南部,距地表约3米左右,此次发掘清理的19座汉墓均为拱形顶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 出土文物可分为陶器和铜器两类。陶器主要有汉代陶鼎、博山炉、绿釉投壶、灶...
图为工作人员正对汉墓群进行发掘清理 记者1日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焦作沁阳市对近日发现的一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汉代陶鼎、绿釉投壶等随葬文物50余件。因该墓群地处沁河冲积平原,被发掘清理的19座墓葬大多已遭严重破坏。 8月12日,沁阳市文物部门接群众举报称,位于该市河内路东段的妇幼保健院业务楼施工建设中发现古墓葬。闻讯后,沁阳市文物局立即派出人员前往调查、看护,并向上级...
记者昨日获悉,在一工程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襄州区古驿镇发掘出大片从周代至汉晋时期的遗址和墓地。其中,宋湾遗址被初步判定为两周时期的遗址,车屋程家则发现了二十余座东汉墓葬。 古驿镇位于樊城北部30公里处,曾是古时的驿站。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发掘目前正在古驿镇进行,遗址和墓地的发现印证了古驿镇昔日的繁华。 宋湾遗址现神秘贝壳堆 古驿镇宋湾遗址考古工地负责人王伟介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